首頁>要聞 要聞
高鐵提速,列車頭頂的接觸網至關重要
高鐵提速,列車頭頂的接觸網至關重要
這張網,有門道(行業廣角)
7月1日起,中國鐵路再調圖,多條高鐵再提速。高鐵提速,不僅與列車有關,列車頭頂的接觸網可是至關重要。這一根根看似普通電線的電力大動脈,卻有著特殊的產業“密碼”。
與普通電線不同,鐵路列車運行速度快、荷載量大,接觸網電線的材料需要兼顧導電性與抗疲勞性。而高鐵接觸網電線要求更為嚴格。
“普通的銅銀、錫銅導線比純銅材質提高了耐熱性,但是抗拉強度不行,張力不足,導致列車提速難。”中國最大的高鐵接觸網導線供應商——中鐵建電氣化局康遠公司總工程師李學斌說,銅鎂合金導電率高、強度大、耐磨、耐腐、抗疲勞。
那么,把國外的銅鎂合金導線照搬到中國高鐵上行不行?還真不行!
與國外高鐵相比,中國高鐵往往時速高、運距長、開行密度大,且有些線路能一日經歷四季變化。像京滬高鐵的運距比德國柏林到法國巴黎的高鐵要長20%,但運輸時間卻只有其一半。這就要求接觸網材料的導電性更好,韌性更強。
“列車時速超過300公里后,時速每提高20公里,就是一個技術門檻。就好像百米賽跑,跑進10秒后,每提高0.01秒都很難。”中鐵建電氣化局康遠公司董事長趙德勝說,中國高鐵時速從300公里提高到400公里,車體結構不同、線路建造轉彎半徑不同,接觸網張力每提高一個千牛,電線所采用的合金材料配比設計就大變樣。“如果材料不好,就會摩擦出電火花,甚至燒斷。”
國外使用銅鎂合金做電線,均采用鑄造工藝,這導致電線像建筑鋼筋一樣硬,導電性能差,也缺乏韌性。而中國則采用了完全不同的上引連續擠壓工藝。“從顯微鏡下的材料橫截面看,原來的連鑄工藝使金屬組織像窗戶上的冰花,充分體現了鎂的易氧化,導致韌性不足。”李學斌說,“我們自主研發的工藝就像是在揉面,把面疙瘩都和開,面條就能拉很長,還特別筋道。顯微鏡下看,金屬顆粒都變成肌肉纖維,金屬組織的晶粒相當于國外同類產品的百萬分之一。”
如今,中國高鐵采用的國產接觸網材料,導電率比國外同類產品高出約20%,耐疲勞特性則比國外同類產品提高40%,不僅使中國高鐵接觸網的采購成本節省了一半,每年還為中國高鐵節約電費幾十億元。
高鐵接觸網有了優質電線,僅是提速的第一步。接觸網看起來是個直線,實際上是“Z”字形,還有波弧,把這樣的電線架好需要300多種抗疲勞的穩固零件。
“別看都是些不起眼的線夾、吊弦,一旦脫落,就會導致接觸網張力變化,引發高鐵降速,甚至影響運行安全。”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軌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毅軍說,國外高鐵接觸網上的定位器線夾是銅制U形,但是中國高鐵開行速度往往比國外高,甚至5到7分鐘一趟車,開行密度是國外的幾倍,導致高鐵運行測試時,該部件總是斷裂。通過自主研發,最終中國采用高強絕緣尼龍材料研發了防脫落保險銷,安裝簡易,而且抗疲勞性也大大提高。
不僅材料創新,中國高鐵接觸網還率先走入了智能化。據李毅軍介紹,在目前施工的京張高鐵上,正在整體調試智能化腕臂預裝平臺。“我們自主研發設計的棘輪裝置在線監測部件,裝有高精度傳感器,其中角度傳感器測量精度上下誤差0.1度,溫度精度誤差0.1度。一旦接觸網數據有異常,手持終端就會預警鐵路局、供電段,不用再等到故障發生才應急。平時也可在線監測收集質量數據,真正通過‘大數據’為高鐵安全運行裝上‘保險閥’。”
陸婭楠
編輯:秦云
關鍵詞:高鐵提速 列車 接觸網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