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湯嘯天:創新文化發展離不開“城鄉記憶”
作者:上海市法學會副秘書長 湯嘯天
近年來,上海在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了長足進步,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多樣,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大有可為。
必須注意防止“重城輕鄉”
從上海的文化遺產類型看,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非常豐富。應當破除舊觀念,進一步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著力彰顯自然、傳統和現代有機交融,東西方文化相得益彰的上海特色。一定要認清物質文化遺產雖能展現城市肌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能體現城市精神。保護兩者要 “兩手抓”,而且“兩手都要硬”。就上海而言,必須注意防止 “重城輕鄉”和“重物質文化遺產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傾向,實現區域協同、城鄉統籌和空間優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上海的歷史遺存中與城市有關的內容相對豐富,但也有彌足珍貴的鄉村記憶,合起來可以統稱 “城鄉記憶”。這里所說的 “城鄉記憶”是存留于城鄉的風貌格局、歲月痕跡、文化脈絡、情感升華,更是深深印刻在人們心底的文化基因。上海鄉村形成、變遷和發展中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遺跡或者記錄,以及人們對這些歷史記錄的情感凝聚,也需要運用信息化手段固定、保存、檢索和利用,以彰顯上海的包容、品位和個性。城鄉一體化不是 “城鄉一樣化”,上海未來的發展應當避免 “有城無鄉”。
這首先需要加強理論研究。建議由民俗學作為學術研究的牽頭單位,盡快建立上海的文化遺產與城鄉記憶保護網站,實現全社會的信息共享。隨著城市現代化的高速推進,應當在抓好文化遺產搶救性保護的同時,著力向年輕人傳授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鑒于城鄉記憶與文化遺產保護在很大程度上是柔性的,城鄉記憶與文化遺產保護既有重合,也有區別,但發掘、保護工作在整體上可以一并運作。例如,是否可以選擇傳統村落中有條件的民居,探索改造成為 “抱團養老”的租賃空間。與此同時,探索形成上海村莊規劃和農房設計管控導則的決策要盡快落實。
“微更新”思路值得進一步拓展
上海自近代以來積存下來許多具有鮮明特色、值得保留的建筑物。市政府提出 “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堅持多措并舉,保護與改善民生相結合”的方針是正確的,下一步應當著力于 “留改拆并舉”的制度化實施。隨著城市的發展,有一部分老建筑確屬不得不拆,但工作重點應當是 “留”與 “改”。 “留”不僅是在 “硬件”層面把原有建筑物保存下來,更重要也更艱難的是 “軟件”層面的保存和利用。 “留改拆并舉”不能停留在宣示層面,必須逐項落實且長期堅持,特別是要下苦功夫 “改”,防止 “拆真建假”。
上海目前共有44片歷史文化風貌區,在強化保護的同時, “微更新”思路很值得進一步拓展。所謂 “微更新”是拆除與風貌區不協調的違法建筑,避免大拆大動,從細微之處進行功能優化與面貌更新。 “微更新”雖稱之為 “微”,但在培育協商共治意識和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方面的作用很大。 “微更新”的重點是功能優化,既要美觀好看,更要實用好用。 “微更新”要體現 “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讓歷史遺存 “活起來”,并使居住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這需要真正回應民生關切,使之成為 “解民憂工程”,同時把聽民意、集民智、解民憂貫穿于更新改造的全過程,讓居民共同參與、共享成果。
探索歷史遺存“活起來”的具體路徑
上海的近現代文化遺存一定要多措并舉,精心保護,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保護成效惠及當代、造福子孫。例如,上海現有列入保護的不少建筑物,在文字介紹中往往套用 “某名人曾經在此居住”的模式,給人感覺干巴巴的。如果引進志愿者參與管理與服務的模式,動員更多的文博志愿者用 “講故事”的方式與觀眾互動,有助于探索出歷史遺存 “活起來”的具體路徑。一定要提升 “圍繞文化遺產,講好中國故事”能力,探索構建常態化、專業化、全媒體文化遺產傳播體系。在加強史料的挖掘和研究闡釋的同時,應當注意留下歷史見證者口述歷史等視頻資料,盡可能為未來的研究提供活的素材。
去年上海發布了 《關于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但文件如何落實,還需要 “一分部署九分努力”。建議通過大調研,進一步細化落實方案。比如,如何深入發掘上海老城廂居民文化生活的歷史事實,探尋上海老城廂獨特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講好上海文化的故事,傳承上海城市精神;如何發掘傳統文化優勢融合時尚要素,加快發展影視、演藝、動漫游戲、網絡文化、創意設計、出版、藝術品交易、文化裝備;如何搶救江南文化根脈和海派文化源頭,為載體發生變化的民間藝術形式(如灶花、刺繡、織布等)開辟生存發展的新空間,通過生態場的恢復,優化細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如何發揚對外文化交流的優勢,探索具有直觀美感、上海特色且與新媒體融合的新生長點,等等,都需要我們認真調查研究以進一步推進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創新 文化 城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