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上海海關:上半年196噸不合格進口食品被“拒入境”
上海海關:上半年196噸不合格進口食品被“拒入境” 價值90萬美元
中新網上海7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如今,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民眾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食品漂洋過海,為民眾提供更多消費選擇。
記者19日獲悉,2018年上半年,上海海關檢驗檢疫進口食品總額達73.9億美元,其中未準入境的不合格食品238批、196噸、總計90萬美元,涉及肉類、乳制品、飲料、糕點餅干等16個類別食品。據了解,這些進口食品的主要不合格原因包括:微生物/污染物超標、食品添加劑超標、標簽不合格等。
19日是海關總署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上海海關食品衛(wèi)生相關部門舉辦了海關主題日活動,向民眾介紹海關在進出口食品、國境口岸食品監(jiān)管和保衛(wèi)國門生物安全工作中的舉措和成效,并普及食品安全消費知識。據悉,上海海關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活動聚焦進出口食品安全監(jiān)管,國境口岸食品安全監(jiān)管和保障國門生物安全。
作為進出口食品貿易的重要口岸,上海海關加強進出口食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全心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在嚴把質量安全關的同時,上海海關通過全程溯源管理,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打造領先的消費城市。
上海海關方面以進口巴氏殺菌鮮牛奶為例對記者介紹,當下,巴氏殺菌鮮牛奶有極大的消費需求。但該類鮮牛奶在全程冷鏈條件下運輸貯存的情況下保質期只有7至15天,而進口食品的常規(guī)實驗室檢測需要1周時間。為了讓這種鮮牛奶早日保質保量的來到國內消費者的餐桌,上海海關嘗試開展由生產源頭到進口口岸的全程質量追溯體系,并結合區(qū)塊鏈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新了監(jiān)管手段及模式,在大大降低了企業(yè)物流成本的同時,既保障了食品安全,也滿足了消費者需求。
為了提高全民國門生物安全意識,當日,上海海關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設立國門生物安全教育基地---國門生物安全展,展出了300多件由口岸截獲的外來物種制作而成的標本。據介紹,這些標本涵蓋了禁止攜帶和郵寄進境的動物及動物產品、植物及植物產品以及其他檢疫物。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上海海關 196噸 拒入境 不合格進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