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內最大馬力“深海機器人”下線

2018年07月19日 07:21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國內最大馬力“深海機器人”下線

馬力相當于一臺寶馬X6,可提4噸重物;應用于深海沉船沉物的應急救險、搜尋和打撈

點擊進入下一頁

7月17日,國內最大馬力無人遙控潛水器下線,主要用于對沉船沉物等進行應急救險、搜尋和打撈等作業。受訪者供圖

7月17日,國內最大馬力的無人遙控潛水器下線。據介紹,這款由中車制造的潛水器馬力相當于一臺寶馬X6,最深能下潛3000米,可提起4噸重物,是名副其實的深海“大力士”。

記者了解到,其主要用于對沉船沉物等進行應急救險、搜尋和打撈等作業。

對于為何進軍海洋裝備領域,相關負責人陳劍說,“海洋蘊藏了豐富的石油、礦產、漁業資源。此前,由于開采裝備不成熟,開采成本比較高。隨著人類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海洋成為我們開采資源的主要領域。”

陳劍介紹,今后,“深海機器人”將用于海底油氣田施工,海底電纜和光纜鋪設等。未來逐步把深海機器人裝備擴展到核電、潮汐發電及其他應用領域,建立中國機器人裝備產業化基地。

揭秘 1

如何保證深海下潛平穩?

記者在廠房見到了兩臺無人遙控潛水器。它們3米見方,看起來并不太大,自重也只有5噸。

無人遙控潛水器一般通過一根臍帶纜下放至海下3000米。這根臍帶纜不僅負責升降潛水器,還要進行信號傳輸和供電。

深海下浪涌和湍流較強,如何保證臍帶纜不打結?如何保證潛水器下潛時的平衡?

技術人員嚴允指出了其中的秘訣。記者看到,潛水器的8個角各有一個電扇狀渦輪,也就是推進器,既可提供動力,又可進行360度姿態調整。“下放時是帶電操作,推進器會動態調整平衡。”嚴允說。

揭秘 2

3000米水壓下如何工作?

陳劍說,深海裝備制造對材料的要求很嚴格。3000米的深海水壓巨大,海水對設備的腐蝕性也很大。

那么,如何保證潛水器在3000米海深中,抵消壓力正常工作呢?

嚴允說,他們使用的是壓力補償器。

“我們都知道,隨著下沉,水壓也越來越大,設備在下降過程中,一些裝置內外的壓差也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壓力補償器。這些儀表裝置都是玻璃面板,為什么不會破碎,就是因為在下降或者上升過程中,壓力補償器自動進行動態調整,向儀表設備中充油,補償壓差。”嚴允解釋。

據他介紹,水下終端裝置的壓力值會始終維持在0.7到1個大氣壓。

揭秘 3

機械臂能進行哪些操作?

記者看到,這臺深海機器人有兩個機械手臂,但是裝備的工具不太相同。左手像一把鉗子,可以用來夾持,右手自由度大一些,可以進行一些旋轉操作,如擰螺絲。

在“手臂”周圍,還有一些“眼睛”——探照燈。“根據海水渾濁度的不同,大概能照清楚3米范圍,如果比較渾濁能看清1米,保證作業。再渾濁一些的話,就會啟用聲吶裝置。”嚴允介紹。

“工作人員在船上的顯示屏前進行同步操作。這么長距離輸電和信號傳輸,會有壓降和信號損失,這些我們都已經考慮在內。”嚴允說。

據嚴允介紹,他們生產的“深海機器人”靈敏度很高,甚至能夠在海底撿起一根針。

■ 追訪

開發海底資源,深海機器人能做什么?

海洋不僅是生命起源的搖籃,還蘊藏著無盡的礦藏。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目光投向深海。那么,深海中有哪些資源可供開發呢?深海機器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礦產資源

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處長李向陽介紹,海底多金屬結核分布面積很廣,我國已在太平洋調查20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有30多萬平方公里為有開采價值的遠景礦區,聯合國已批準其中15萬平方公里的區域給我國作為開辟區。此外,海底還有很多金屬硫化物。

李向陽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多金屬結核采礦試驗工程”的項目負責人,據他介紹,2001年5月,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礦區面積為7.5萬平方公里,為期15年。“去年已經續期5年。”李向陽說,2011年和2014年,獲得西南印度洋1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和西北太平洋3000平方公里的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

開礦正是深海無人潛水器的應用之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刁新源說,這些深海潛水器,還可幫助科學家繪制海底地形圖。

“此前受高度限制,地形分辨率只有十米級,有了深海潛水器以后,幾乎可以完全貼近地形滑翔,測繪出地形分布圖,目前可以做到厘米級。”刁新源說。

電力資源

海上風電今后也將向深海方向發展,華東海上風電研發中心主任趙生校介紹,我國海上風電目前主要在近海區域,從初步規劃來看,水深5到25米范圍開發潛力是2億千瓦;水深5米到50米開發潛力是5億千瓦。

“這跟我國水電差不多在同一量級上,開發前景廣闊。海上風電今后會往深海方向發展,我國大部分風電規劃在50公里離岸距離范圍內,江蘇規劃接近100公里。而歐洲一些海上風電先進國家,已經建設到接近150公里。”趙生校說。

在海上建風電設備,鋪設電纜是個問題。陳劍介紹,深海機器人有一項功能就是鋪設海底電纜。“近海電纜鋪設要求高,鋪設深度要求2米,航道穿越錨地要求更深,在3米以上。”趙生校說。

生物資源

近來,一些深海新物種的發現,令很多人認識到深海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態系統。

“海底高溫、黑暗、高鹽的環境,使深海生物有著特殊的生理特性和基因表達,這對工業酶的開發是一種新的資源。”李向陽說。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刁新源則表示,深海有很多未知生物有待發現。

作為“科學號”考察船運管中心主任,刁新源在科考中與同事發現了很多新的生物。“通過一些深海無人潛水器,我們獲得了大量深海生物樣品。在深海冷泉區、熱液區和海山區等不同海底環境中,發現了9個大型深海生物新物種。在馬努斯熱液化能生態系統中,發現了1個新屬,5個新種。”刁新源說。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深海機器人 下線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 日本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 日本中文字幕熟女 |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 亚洲色欧美色国产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