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手機里的微平臺 指尖上的大黨建
“5月份平臺發布了一個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的志愿服務活動,我報名參加了,認識了很多朋友。有了平臺讓我們黨員在參與活動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八廓街街道干部普珍笑著說,看得出她對“智慧化黨建平臺”非常滿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因網而生、因網而增、因網而變,這對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拉薩市城關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經過全方位調研、多角度考量、多頻次測試,打造了我區首個“三位一體”的“智慧化黨建平臺”,填補了我區智慧化黨建領域的空白,為基層黨建工作插上智慧化、科學化、現代化的翅膀,為構建大數據、共享型、開放式的“智慧大黨建”時代提供了強大支撐保障。
“指尖課堂”:黨員教育實現新發展
“以往我們支部開展學習很不方便,大家的時間難協調,并且學習成效也很難檢測,現在‘智慧化黨建平臺’投入使用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福音’,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學習。”城關區巴爾庫路商圈黨支部副書記袁浩中對記者說。
為了實現黨員教育新發展,拉薩市城關區打破傳統學習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把各類學習教育資源搬到平臺上,并按類型劃分為政策、人文、詩歌等多個版塊,黨員干部根據自身喜好,選擇學習內容,提升學習趣味性;鼓勵農牧民黨員在農忙時,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掌上學習”。同時,綜合學習時長、測驗分數等多項指標,對黨員學習情況進行評分,計入黨員先鋒指數,并將黨員先鋒指數作為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指標,倒逼黨員學會學好,提升學習實效性。
“指尖平臺”:黨群互動聯系實現新跨越
家住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鄉白定村的貧困戶米瑪說:“今年初,我通過村委會發布了‘幫助解決一部洗衣機’的小心愿,沒想到一個星期左右就有人幫我完成了心愿,后來,才知道是幾個黨員一起幫我實現的。”
拉薩市城關區組織部副部長王小龍介紹說,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拉薩市城關區精細劃分困難群眾的“微心愿”,并按照物質心愿、精神心愿“上線”,面向全區尋求“圓夢人”,提升“微心愿”點亮率和完成率;將以往由一名黨員認領,轉變為有相同想法的“團隊式”認領,擴充“圓夢人”數量,降低“圓夢人”負擔,提升“微心愿”認領率。
與此同時,還開通投稿專欄,便于黨員群眾更便捷地向上級黨組織反映各類問題,拓寬信息反映渠道。建立社區服務平臺,社區在平臺發布家政服務、水電維修等信息,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發布政策宣講、捐衣捐物、送醫送藥等需求,方便駐區單位黨組織、黨員為社區、群眾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指尖陣地”:黨建資源實現新整合
王小龍告訴記者:“我們建立了‘微矩陣’,對城關區131個信息平臺進行整合,在一個平臺把二級管理運營權限分化給131個信息平臺,充分實現了資源共享與整合。”
除了建立“微矩陣”,拉薩市城關區還將村(居)現有的各類功能室搬到“線上”,接受城關區全體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等單位、個人預約服務,進一步推動社區資源由區域共享向社會共享轉變;在繼續按照“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黨建載體活動”的基礎上,將“黨建載體”的活動資源搬到網上,吸引全區黨組織、黨員根據自身興趣、特長選擇性地參加其他區域內的“黨建載體”活動,提升活動實效。
“以前我們幾個朋友想踢球都要跑到蔡公堂去,現在,我可以通過平臺預約四中的足球場,十分方便。”黨員旺堆聊到“智慧化黨建平臺”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樂得合不攏嘴。
不僅如此,拉薩市城關區還通過建立工作交流群,設置工作動態發布區等形式,第一時間發布、分享黨組織的工作動態、工作經驗,實現了“指尖”共享;同時,將工作動態發布與“三會一課”“黨費收繳”等工作落實情況一同納入“堡壘先鋒指數”評分范疇,督導各級黨組織發布動態、分享經驗。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拉薩市城關區正在把“智慧化黨建平臺”打造成為開啟黨建新征程、傳播組織好聲音、匯聚黨員正能量的新陣地。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黨員 平臺 黨建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