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再讓職業道德成為新時代短板
近來,數起涉及職業道德的社會事件引發人們普遍關注。衡量社會發展水平與文明程度,既要看物質財富的多寡,更要評價社會軟環境。作為后者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道德卻屢屢戳中公眾痛點、引發集體焦慮。在強調綜合實力競爭的當下,職業道德更應成為發展的倍增器,而不是時代的短板。
什么是職業道德?簡單來說,教師傳道育人、學生用功讀書、醫生救死扶傷、警察秉公執法、法官公正裁決等,都是職業道德的體現。換言之,每個職業都有各自的職責擔當,履職盡責就是在實現職業道德。
可見,職業道德不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也不是空來空往的坐而論道,而是浸潤在社會各個環節的一定之規。在其位謀其政,各行各業猶如相互咬合的齒輪,才能共同推動社會的發展。
不可否認,職業道德正面臨著沖擊。“收入上去了,職業道德下來了”,這樣的憂慮不無緣由。譬如人人關注的師德,有的幼兒園教師,身為看護者卻做出虐童行為;有的中學老師“上課不講、下課講”,將教書育人看作經濟社會的商品買賣;有的高校導師剽竊他人成果,侵占學生私人空間,扭曲正常的師生關系。
教育人、塑造人的職業,尚不能獨善其身,人們的焦慮自然無處安放。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這些失德、失范的害群之馬只是一小部分。有一則新聞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一位醫生2天做了25臺手術,累計工作時間超過26個小時,長時間站立令腳腫脹不已,以致連鞋子都穿不進去。這樣不計苦累的付出,顯然不能被金錢至上者、唯利是圖者所理解。支撐該醫生的、感動公眾的,正是那一股子精氣神兒。
職業道德“糟透了”與“好極了”,總是同時存在。誰占據上風,誰就引領社會風氣。改革開放40年,社會的發展克服了多少困難、打破了多少障礙、擊碎了多少壁壘,才走到今天。公眾對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有著更高要求,這就是社會自我調節機制,這就是職業道德向好向優的信心。
時代的進步,需要沖刺力,也需要耐久力。融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職業道德,為社會發展提供綿長的動力。職業道德既是從業者素質底限,也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唯有拿出獎懲分明、毫不姑息的力度與態度,職業道德水準才能水漲船高。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職業道德 短板 別再 德成 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