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待客的“那杯茶”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習近平待客的“那杯茶”
作者 鐘三屏
在上半年的中國外交旺季里,習近平的“兩杯茶”內含韻味。
一杯是本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習近平會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共品香茗、深入交談。
在中國及有關各方共同努力、朝鮮半島對話緩和勢頭有力鞏固的背景下,這杯茶的“和”意悠長。
另一杯是4月在湖北武漢的東湖賓館,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非正式會晤。兩國領導人于湖邊品茶。
站在中印關系向好的契機,也是在上合青島峰會召開之前,習近平的這杯茶更具尚“和”之意。
茶是中國文明的象征。2014年,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在談到中歐兩大文明時特意提到了茶和酒。
他說:中國是東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歐洲則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由茶,習近平談到了中國的主張:“和而不同”。他說,中國主張“和而不同”,而歐盟強調“多元一體”。中歐要共同努力,促進人類各種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作為中國傳統待客之道和標志性文化符號,茶也被習近平頻頻帶到外交場合。據不完全統計,習近平已經以茶敘的形式,招待過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在內的多位外國領導人。“茶敘”似乎正在成為中國外交的一道別樣風景。
像是在2017年伊始與阮富仲的茶敘中,兩位領導人暢談中越共通的茶文化,共敘兩黨兩國關系未來,共話中越兩國人民友好。
習近平還為阮富仲拆解茶字意涵:“‘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間’。”
而在今年與莫迪的茶敘中,兩國領導人品了兩種產自湖北的茶,一種是利川紅茶、一種是恩施玉露。
習近平談起,湖北宜昌的一種茶和印度還有合作。從經貿往來到文化交流,中印之間的交往追溯久遠、愈發密切。在兩位領導人武漢非正式會晤期間,習近平還強調,中印兩國應開展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交流,共同致力于東方文明復興,共同倡導尊重文明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
不可否認,處在草木間的人,難免會有磕碰,于國與國之間,更難免有一定摩擦。但只要存異尚和,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就可以找到最大公約數。因此茶之道也象征著中國人崇尚的與世界相處之道,“以茶為媒、以茶會友”,恰是交流合作、互利共贏誠意的一種表達。回味習近平同阮富仲的冬日茶敘,同莫迪的東湖品茗,兩者都恰在當時中越、中印關系的重要節點之上。
“今天,我和總書記同志以茶論道,交流交心。讓我們把中越關系鞏固好、發展好。”習近平在茶敘中向阮富仲說,阮富仲點頭贊同。
而在習近平和莫迪的東湖茶敘后,自2017年陷入低谷的中印關系重回正軌。有外媒稱,“北京與新德里之間的喜馬拉雅山終于融冰”。
一杯茶的“和”意,客人品得出,世界也體味得到。
習近平曾說,中國是茶的故鄉,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而今天,在吞吐大量本地茶葉外,各色林立的奶茶店和其中販賣的英式紅茶、印度奶茶、日式抹茶等,正豐富著中國人的味蕾。中國并未對外茶和背后的文化有所抵觸,而是海納百川,在茶的融通間,豐富著自己的多元,踐行“和而不同”的理念。
從文化到外交,一杯茶,正是中國“和而不同”理念彰顯和展現。
就像去年,中國共產黨首次舉行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其海報就以“茶”為元素——借中國以茶會友、品茶論道的文化傳統,廣邀世界政黨探討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傳遞“和而不同”“和諧相生”“美美與共”等與中國傳統哲學觀一脈相承的理念。
又像是在本月剛剛舉行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以十個“堅持”概括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再次重申中國“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國際交往的各種場合,習近平也以不同形式、卻始終如一地表達著: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任何力量都不能動搖中國和平發展的信念。中國真誠希望其他國家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大家攜手把這條路走穩走好。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這或許正是中國待客的那杯茶里,有待世界品出的味道。(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習近平 中國 茶敘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