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臺灣教育專家呼吁在幼兒園普及注音符號學習
新華社臺北6月20日電(記者鐘群 查文曄)臺灣多位教育界專家20日在臺北舉行的一個論壇上呼吁,應在幼兒園普及注音符號學習,以預防幼兒升讀小學后發生閱讀困難。
在臺灣閱讀協會當日舉行的“及早教、及早學:幫助兒童探索知識和想像世界”論壇上,來自臺灣師范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東大學等院校的教授及多位臺灣幼兒園和小學教師指出,將注音符號的學習提早到學前進行,對幼兒入學后中文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尤其是對出生于社會經濟弱勢家庭以及患有身心障礙的兒童幫助更大。
注音符號是一種為漢字注音而設定的符號,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頒行,后又經過多次修改,目前仍是臺灣地區通用的拼讀工具之一,也是小學語文教育必學內容。
臺東大學師范學院院長曾世杰表示,幼兒學會注音就能接觸語匯,跨過識字的困難門檻,及早進入閱讀世界。據統計,臺灣小學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平均識字量約1300個,但課本出現的漢字不到700個,小朋友主要是通過注音自學。
臺灣閱讀協會的統計顯示,臺灣超過九成的幼兒進小學前就已學過注音符號,但各幼兒園注音符號師資、教材、教法品質參差不齊,且幼教師資課程中沒有培養注音符號教學能力的課程,注音符號學習也未納入現行幼兒園課程大綱。
曾世杰說,公立幼兒園較少教注音,但弱勢家庭的幼兒大多優先進公立幼兒園,結果升讀小學時常因沒學過注音,語文能力遠不如其他同學。
臺灣清華大學教授柯華葳在論壇上呼吁,應鼓勵學術界投入注音教學研究,改善幼教師資課程,對弱勢群體社區的幼兒園進行注音教學實驗。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幼兒園 注音符號 學習 臺灣 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