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央行“放水”2500億元 力保流動性合理穩定
央行6月19日發布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彌補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缺口,2018年6月19日人民銀行開展逆回購操作1000億元,同時開展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2000億元。鑒于19日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逆回購操作凈投放500億元。央行此次操作共釋放2500億元流動性。
短期流動性合理穩定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周公開市場剩1800億元逆回購到期,總體到期壓力不大,但考慮到下周有5000億元逆回購到期,本周央行可能在公開市場持續做出預調動作。而昨日2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可能就是季末預調、微調的開始。不過,短期更大規模的流動性釋放甚至全面降準的可能性并不大。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央行昨日公開市場開展逆回購操作1000億元時還開展了MLF操作2000億元,保持金融市場短期流動性合理穩定。客觀上,也有利于應對外部沖擊。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端午節期間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當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穩定,經濟金融運行平穩。總體看,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成效,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市場利率基本平穩,綜合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所下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王青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節日期間,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為此,央行重申貨幣政策穩健中性,而昨日在公開市場凈投放2500億元,旨在穩定市場預期,降低外部沖擊引發的短期市場波動幅度,控制流動性風險。預計在央行保持適度公開市場操作力度調節下,短期流動性將繼續處于年初以來的合理寬松狀態。
鄂志寰也表示,從昨日的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看,隔夜和1周的利率有所下調,2周和1個月的利率上升幅度很小,都在3個基點之內,說明市場預期短期流動性合理穩定。央行節日期間表態,當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穩定,經濟金融運行平穩。這一表態可能主要是針對今年5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反映中國經濟運行穩健,貨幣政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了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而言。
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不改
對于未來的貨幣政策走向,央行負責人表示,將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加強形勢預判和預調微調,加強監管政策協調,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加大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的外部沖擊,穩定市場預期,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有序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金融平穩健康發展。
鄂志寰認為,下一步需要關注央行在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方面的前提下,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和市場利率的基本平穩,綜合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所下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
鄂志寰表示,從中美貿易摩擦的發展看,外部環境變化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實際影響還是在可控范圍內,不會改變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基本發展態勢。下半年國內需求保持平穩,就業向好,經濟發展保持在合理區間,決定貨幣金融環境中性適度,貨幣政策繼續穩健中性。如果因外部因素影響,就此放松金融去杠桿,可能不利于長期防風險,以及宏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央行將執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適時預調微調。從短期看,去杠桿的邊際力度可能逐步趨緩,央行可能更多考慮相機抉擇,使貨幣政策更趨穩健中性,繼續運用定向降準、MLF等量價工具進行調節。
王青表示,央行下半年將繼續實施“置換式降準”1個-2個百分點,加大公開市場貨幣投放力度,同時擇機小幅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10個-20個基點。這將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總量和結構合理穩定,并為適度擴張內需提供支持,也將向市場傳遞貨幣政策堅持穩健中性的信號。
王青預計,下半年央行在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的同時,貨幣政策會向中性偏松方向微調。到于調整幅度,建議重點關注今年新公布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指標(5月份為4.8%,較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可以判斷,只要就業這個民生之本不出現急劇惡化——例如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6.5%以上,下半年宏觀政策仍將很大程度上繼續聚焦三大攻堅戰。
“考慮到本輪中美貿易摩擦終將通過談判解決,國內過剩產能仍未化解到位,房地產泡沫程度較為明顯,宏觀杠桿率依然高企(特別是地方債風險較大),中期內再度出臺大規模刺激計劃的主客觀條件均不具備,貨幣政策仍將延續穩健中性的主基調。”王青表示。
陳冀認為,事實上,當前市場流動性的主要矛盾可能并不是金融機構負債端缺口過大,導致資產端可運用資金不足與實體企業融資需求之間的矛盾,而是金融機構在表外轉表內后利率定價無法覆蓋企業信用風險溢價之間的矛盾。數據表現出來的則是銀行間市場利率和利率債到期收益率相對穩定,而信用債的利差近期仍在擴大。當然中美所處經濟周期的差異,以及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也給國內帶來一定程度資金跨境流出的壓力。央行未來可能繼續對實體企業進行定向支持。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貨幣 央行 流動性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