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用“流行味”唱出“中國風”

2018年06月04日 10:16 | 作者:石羚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一段時間以來,詞曲都帶有濃厚中國韻味的“古風音樂”漸漸走紅。“香葉嫩芽,竹爐沸翠湯,此夜更漏猶長”,唱出了茶葉的芬芳清爽;“著筆眾生相,諸色琳瑯,水袖紛揚,進退自循章”,道盡京劇的程式與行當……當雅致的文字被譜成唯美的歌曲,詩詞歌賦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在人們耳邊。人們發現:古風音樂給傳統帶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

QQ截圖20180604101612

雖說是古風,卻處處有新意。從十幾年前貼吧的古風填詞、游戲論壇的配樂翻唱,古風音樂在產生初期就有著網絡的色彩。自發創作的歌曲層出不窮,專職、兼職的“古風圈大神”不斷涌現,印證著開放的音樂創作從不缺乏靈感。縱覽這股潮流,無論是音頻直播,還是網絡大賽,音樂的呈現方式始終緊跟潮流;無論是眾籌專輯,還是網絡付費,新生業態助推“古風”刮得更遠。而95后甚至00后的“新人”,也順理成章地變為古風音樂的主要受眾。

從線上走到線下,從虛擬世界中的ID變成現實生活里的“大咖”,古風音樂誕生之初應聲寥寥,如今因何吸引無數“粉絲”?這背后,除了網絡平臺推波助瀾、熱門影視劇帶動熱點,優質歌曲本身才是主因。傳統文化的寶藏取之不盡,詩詞、戲曲、建筑無不可入詞;而《論語》的人倫日用,《山海經》的神奇詭譎,在現代語言的刻畫下,艱澀的文字變得可觸可感,“過時”的歲月重新應時當令。在內容為王的時代,提高文化產品的供給質量,小眾愛好也可大眾化。

事實上,除了古風音樂,寬衣博帶的古風服飾,裙袂飄飄的古風舞蹈,野菜濁酒的古風飲食,甚至彈琴對弈的古風生活,都獲得了不少擁躉。或是對快節奏生活疲憊厭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選擇古風,也是對華夏文明的歸屬與認同。年輕人鐘愛的文化產品,絕非都是舶來品,絕非只有叛逆,古風音樂作為傳統與現代的奇妙契合,恰恰證明了年輕人的文化創造力。

但“古風”作為一個包羅萬象的集合,內涵也需要甄別。先秦諸子是古,魏晉風骨是古,宣德紅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階段應該蔚然成“風”?其實,古風不同于古史。后者講究準確,前者但求神似。古風音樂的文辭,無論是大歷史的宏闊,還是小人物的悲歡,往往出于現代人對古代的想象與建構。所以,有的作品脫離了具體的歷史語境,夾雜了神怪小說、玄幻游戲,甚至無病呻吟的愛情故事、堆砌辭藻的“大雜燴”時有出現。換句話說,“古風”走紅,魚目混珠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機,尤須受眾提高鑒別力。

在琵琶古箏中加入鍵盤貝司,點綴幾句西皮二黃后仍以流行通俗唱法為主,歸根結底,古風音樂雖有古意,卻是流行文化的產物。在傳承的路上,相比國寶因明星演繹廣為人知,文物因文創產品重煥光芒,文學藝術類非遺的古今聯手、新舊轉換更顯不易。面對又想讓人看,又怕變了味的傳承困境,京劇恢復“骨子老戲”、博物館復原編鐘音樂是“復古如古”“修舊如舊”,古風音樂則是“古為今用”“貌古神新”。兩種模式,實際上是兩種選擇:是挖掘鮮為人知的舊作,還是用全新的敘事重塑往昔?

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古風音樂的思路值得我們借鑒:一邊探索全新的風格,一邊播撒傳統的種子。當心中的種子生根發芽,對傳統萌發興趣,他們會自覺地由此及彼、由淺入深,聽完時尚的“古風”,自然會聆聽古樂、古曲的本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古風 音樂 唱出 流行味 中國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 | 亚洲区精品中文字幕 | 最新日本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人成禁漫在线观看 | 午夜成本人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