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群眾“不合理訴求”并非無解
近期,寧夏處理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一些久拖不決的老問題得以徹底解決,其中包括不少所謂“不合理訴求”。一位領導感嘆,大家以前常說這訴求不合理、那訴求不合理,其實真正弄清了原因,很多問題是可以解決的。(5月27日 《人民日報》)
群眾訴求往往代表著民意。很多時候,黨員干部正是根據群眾訴求把群眾工作做實而拉近干群關系的。但,也有少數干部不重視群眾訴求,當群眾反映的問題尖銳一點,棘手一點,往往就會認為是“不合理訴求”,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厲聲呵斥,要么視為“刁難”。
為什么會把群眾反映問題當成“不合理訴求”呢?仔細觀察,不外乎有這些原因:因為對文件規定、方針政策宣傳解釋不到位,導致群眾不理解“政策打架”,而認為群眾是無理取鬧,很顯然群眾“不合理訴求”的根源在干部沒有吃透政策,造成溝通壁壘;有的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所致,因為過去處理問題時規范性、透明度不夠,干群關系形成了對立,激化了矛盾,故而總認為群眾反映的都是“不合理訴求”;有的是因為除弊革新不及時,群眾以前反映的問題是合理訴求,但因為政策幾經調整,現在變得難以解決,反而成了“不合理訴求”……
由此可見,所謂“不合理訴求”,根不在群眾,而在做群眾工作的干部。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不能怕群眾訴求。在基層,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原因就是因為干部怕群眾反映問題,推諉所致,是對群眾的態度出了偏差,對群眾沒了感情。
可能群眾的訴求不一定正確,甚至不一定合理,但不管怎樣,作為黨員干部都應該做好解釋工作。要知道,很多時候,群眾不一定強求些什么,他們就想要個明白,討個說法,討個解釋。如果能按政策辦,就依規按政策辦;不能按政策辦的,一定要耐心點、細心點,聽群眾講出來。群眾來了,請他們坐下來,倒杯水,親切地喊一聲“大爺、大娘、大姐”,群眾再大的怨氣、怒氣也會消。
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檢驗黨員干部群眾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標尺。群眾工作千頭萬緒、點多面廣,矛盾錯綜復雜、任務艱巨繁重,群眾訴求更是包羅萬象。如何應對好群眾的“不合理訴求”?一方面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基層干部是干啥的?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心一意為群眾做事的,群眾的訴求就是工作的重點和任務;另一方面,要對群眾有真情實感。只有對群眾充滿感情,心里時刻裝著群眾疾苦,把來訴求的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家事”,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群眾的“不合理訴求”就一定能夠迎刃而解。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群眾 訴求 無解 干部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