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集體逃票折射城市治理疏漏

2018年05月23日 15:24 | 作者:蘇潤 | 來源:法制日報
分享到: 

雙手支撐起身體,雙腿上抬越過地鐵檢票閘機,實在跳不過去則從閘機下鉆過……近日,多名乘客地鐵集體逃票的視頻在網(wǎng)上熱傳。據(jù)視頻拍攝者稱,這一幕發(fā)生在5月19日成都地鐵4號線非遺博覽園站,當時成都“草莓音樂節(jié)”首日演出剛散場,地鐵內(nèi)客流量較大。次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轉發(fā)該視頻并批評此舉“太過分”(5月22日《新京報》)。

坐地鐵要買票,不能“跳閘”逃票,這是早已得到普遍遵守的城市文明規(guī)則,如今我們已經(jīng)很少見到這樣的集體逃票現(xiàn)象了。作為局外人,面對如此規(guī)模的逃票行為,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和當?shù)剀壍澜煌瘓F公司一樣的態(tài)度,譴責逃票者太過分。然而根據(jù)新聞報道,此事發(fā)生在成都“草莓音樂節(jié)”首日演出剛散場后,當時地鐵內(nèi)客流量較大。如果我們和這些逃票者一樣陷入到當時的混亂情景中,是否也會隨大流,作出為平時所不齒的舉動呢?

正如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其所著《烏合之眾》所指出的:“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就湮沒了,群體的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個人行為會不自覺地服從群體意識。群體的無意識行為代替了個人的有意識行為。”事實上,我們每個個體的意識里都隱藏著未被激發(fā)的暴力因子,一旦融入到混亂、無序群體之后,就容易被“法不責眾”的氛圍所感染,進而病毒式傳染,由循規(guī)蹈矩、溫文爾雅的個體組成沖動無序的群體。

而大型文化體育群眾活動,不僅參與人數(shù)眾多,而且活動內(nèi)容本就容易使人進入到亢奮狀態(tài),歷來容易陷入混亂,乃至引發(fā)互毆、哄搶、踩踏,造成傷亡與悲劇。事實上,這些悲劇在不少國家乃至我國也都曾反復上演。很多時候,事后追責是于事無補的,因此遭受的損失也將無法挽回。可以說,大型群眾活動一直是考驗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治理能力、安全能力的試金石。

所幸的是,發(fā)生在成都“草莓音樂節(jié)”的集體“跳閘”事件,并未引發(fā)進一步損失,這種集體無意識也未引發(fā)進一步的破窗效應,屬于不幸中的萬幸了。面對質疑,地鐵工作人員解釋稱,“為應對‘草莓音樂節(jié)’帶來的客流高峰,地鐵方面已采取增加安檢和售票點,縮小行車間隔等措施應對”。但不得不說,在大型群眾活動中,各參與方本就不應各掃門前雪。相關事件也折射出當?shù)爻鞘兄卫淼氖杪?/p>

當前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持續(xù)加大,各類大型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在各大城市日益增多。2007年,國務院出臺了《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承辦者以及公安機關在維護秩序、避免事故方面提出了諸多要求。客觀上,條例為各地組織活動提供了較為明確的標準與制度保障,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大型群眾活動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維護城市安全與秩序,避免群眾淪入集體無意識,須舉全城之力。其中,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部門更面臨著嚴峻考驗。如何解決運力臨時性不足、如何維護現(xiàn)場秩序、如何安置等待群眾、如何處置突發(fā)狀況等,都是擺在公共交通部門面前的問題。與其在出現(xiàn)事故后,抱怨群眾太過分,標榜自己做得夠好,不如妥善做好各項預案,必要時提請公安機關、居委會、志愿者協(xié)會等部門有力支持。畢竟,群眾無小事、安全無小事,只要出了事故,就說明做得還不夠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逃票 城市 地鐵 群眾 集體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爽 | 视频一区网友自拍第二页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在线不卡国产午夜电影 |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 婷婷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