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廣漢向陽鎮著力打造鄉村振興典范
中新網成都5月17日電 (吳平華 孔季虹)“四川省廣漢市向陽鎮是全國最早開啟農村改革的地區之一,歷經40年的改革與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了成德一體化的‘橋頭堡’和‘邊界試驗區’,因改革創新而全面領先的‘向陽’正在著力 打造鄉村振興典范。”17日,四川省廣漢市向陽鎮黨委書記宋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宋友介紹,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之一的向陽鎮,于1980年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以鄉人民政府建制,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被譽為“中國第一鄉”。
“當時的向陽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搖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鎮內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經濟發展水平曾一度走在全國前列,被評為‘中國鄉鎮之星’。”宋友稱,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向陽鎮抓住位于“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核心區域的機遇,將敢為人先的精神發揚光大,大力發展重點企業,并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全鎮現代農業發展,探索出了“公司+專家+農戶+農技站+糧站”的運行模式。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宋友說,為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和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形成,向陽鎮不斷創新舉措,積極引導轄區農業企業采取“保姆式”“訂單式”方式助力農業發展,免費發放專用農作物品種種子,免費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全程跟蹤服務,幫助農戶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高產量和品質,逐戶簽訂訂單,保證提高價格全額回收的方式打消種植戶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發展生產,通過“兩免一提高”,實現了轄區企業生產原料穩定,種植戶增產增收的“雙贏”。
此外,向陽鎮還聘請農業專家并聯合本地農業局、農技站、糧食局、專家大院等農業機構,為種植戶提供不定期的技術指導和田間種植管理技術培訓,推廣使用有機腐熟肥料,不斷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和質量安全水平,引導農民科學種田。
在向陽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轄區內的四川米老頭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長期堅持與四川省農科院專家展開深入合作,依靠其品種繁育等科研技術優勢,為訂單農業基地先后篩選出“榮麥757”、“川麥66”等滿足公司產品生產特性需求,且適宜四川地區種植的優質弱筋小麥品種。通過對小麥的研究,2012年該公司聯合省農科院上報四川省科技廳的“西南小麥產業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了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如今,該公司已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內領先的現代化食品企業、四川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有一線員工達800余人,人均年收入近5萬元。
目前,向陽鎮已經形成了食品制造、電氣設備、高端造紙三大支柱產業,擁有生產經營性企業32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9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達29家。2017年,向陽鎮實現生產總值(GDP)27億元,同比增長9.6%;工業總產值100.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鎮域經濟綜合實力走在了德陽全市前列,被列為四川全省首批百鎮行動試點鎮。
宋友表示,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作為中國改革發源地的向陽鎮正在搶抓歷史機遇,改革再出發,全力打造鄉村振興典范。(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向陽 中國 農村改革 鄉村 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