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委員發言 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要耐心
劉尚希委員在會上發言 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姜貴東 攝
當前地方政府性債務就如一座冰山,水面上的是顯性債務,而水面下的就是隱性債務。隱性債務的危險性不言自明。據地方反映,一些市縣靠借高利貸支撐。在當前問責機制下,多部門同時發力遏制隱性債務,若力度過大可能會提前引爆風險炸彈。
地方隱性債務主要是或有債務。產生大量或有債務是“風險大鍋飯”體制造成的。按照“開前門、堵后門”的思路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實行整改之后,仍產生大量或有債務,這表明“風險大鍋飯”體制依舊。原因一是事權過于下沉,財政責任不清晰;二是財政風險評估機制缺失;三是難以預期,面對上級政府政策、標準等諸多的不確定性,下級政府無法形成穩定預期,就會以機會主義方式行事,隱性債務就是其產物。
債務不等于風險,風險在于債務資金使用低效。防控隱性債務風險,短期看,要控制增量,保持好債務規模與償還能力之間的平衡。而從中長期看,關鍵是用好債務資金。具體而言,應關注以下幾點:一是債務控制不能搞“急剎車”;二是盤點資產負債,分類分層編制可變現資產負債表;三是編制地方投融資項目規劃,努力做到精準融資、精準建設、精準控制風險;四是防范隱性債務風險應與經濟形勢、國際環境的變化關聯考慮。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