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奧數天才被質疑引發人才評價之爭

2018年05月16日 10:56 | 作者:余闖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新聞回放】

近日,《人物》雜志一篇題為《奧數天才墜落之后》的報道,使曾兩次以滿分摘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金牌的付云皓沉寂多年后再次走進公眾視線。

付云皓當年被保送北大數學科學學院,卻因在大學期間大部分科目“掛科”而無法順利畢業,后來在廣州大學數學系獲碩士、博士學位,現在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擔任數學教師,這與人們對他在學術研究上嶄露頭角的期望似乎落差頗大。報道一經問世就引發了廣泛關注,而付云皓本人隨后在知乎上發帖對報道內容和“墜落”的表述提出質疑,將相關討論推向了高潮。

“15年淡出視線”引來媒體關注

《人物》雜志的報道稱,在中國國家隊30多年的奧數參賽史上,取得付云皓這樣成績的選手總共只有3名,他更是唯一征戰了兩屆IMO“相對困難”級別的中國選手。然而,從2003年付云皓第二次獲得IMO金牌并入讀北大數學科學學院至今的15年里,他仿佛銷聲匿跡了。

報道的字里行間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傷仲永”式的惋惜意味:付云皓昔日輝煌的奧數戰績與他如今“在這所以培養小學教師為目標的二本師范學校”講授自己“在小學就輕松掌握的知識”對比鮮明,“墜落”之意不言而喻。

“現在參賽的學生,10年后將成為世界上握著知識、智慧金鑰匙的勞動者,未來屬于他們。”這是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曾連任兩屆IMO主席的雅科夫列夫教授作出的著名論斷。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有資格踏上IMO戰場的年輕人擁有他們所處時代最杰出的數學頭腦。

如報道所言,“在自己生命的前18年里,數學天賦是付云皓王國的主宰”。高中3年,付云皓幾乎沒學過數學課以外的課。進入大學后,付云皓百般不適,先是沉迷于網絡游戲,然后在數學外的其他學科課程中屢屢掛科,最終因為物理補考成績不及格只能從北大肄業。

對此,當年的付云皓仍然是一個教訓,足以提醒天下的父母和教師,要正確引導孩子成長,既不要捧殺,也不能棒殺。

當事人回應:腳踏實地奮斗為何被惋惜

面對輿論的熱議,付云皓很快作出回應,在知乎上發表了題為《奧數天才墜落之后——在腳踏實地處》的自白書,用略帶自嘲的語氣,表達了對相關報道的看法,時隔多年第一次談及自己的“天才”往事。

在自白書中,付云皓說他并不理解報道中所體現的價值觀——優秀的人從事基礎工作,就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是天才墜落了。“現在的我,正穩穩當當地一步一個腳印踩在基礎教育的道路上”。

面對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不禁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奧數天才的人生道路有固定的標準嗎?

“奧數冠軍在師范學院教書,在不少人看來可謂‘大起大落’,但每一個人都擁有對自己人生選擇的權利。畢竟,人生只有一次,相比活在別人的眼光里,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更為重要。”這是人民日報對奧數天才“墜落”之爭的評論。

成功的定義有千百種,付云皓只不過選擇了自己認為的一種。奧數學得好的人,本沒升天,所以,也就無所謂墜落。多家媒體評論也認為,不同的人對成功或有不同的定義,但可以斷言,界定成功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否則就是窄化了成功,對成功的定義過于刻板,顯然不可取。

正像付云皓自己所說的,有熱情,所以去鉆研;有碰撞,所以有火花;有執著,所以才耐得住寂寞。

奧數天才質疑風波后的冷思考

圍繞付云皓的報道風波,折射出社會對人才評價的某種誤區。

“我不贊成媒體報道其‘墜落’的觀點。”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姜朝暉博士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道路,哪怕是天賦異稟的天才,“反倒是現在的教育觀、成才觀以及社會輿論環境,值得我們去反思”。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對奧數天才“墜落”的質疑,是單一評價導致的問題,而非奧數自身的問題。“單一的教育評價體系,已令很多學生、家長形成功利的升學成功觀。”熊丙奇說,以考進名校作為成功的標志,與日益多元的個體職業發展選擇產生矛盾,這是近年來名校畢業生、奧賽獲獎者選擇“普通職業”引發爭議的根本原因。

熊丙奇認為,消除這類爭議,需要建立教育多元評價體系,“每個個體有屬于自己的人生選擇,不能因為沒有選擇大家設想中的人生發展道路、成功模式,就認為是失敗”。

“個性化的教育觀和多元化的成才觀,包容的社會輿論環境,應該成為新時代的價值取向。任何人只要忠于自己、堅持奮斗、奉獻國家,不論從事什么職業、何種崗位,都值得尊重和肯定。”姜朝暉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付云 云皓 數天 評價 報道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亚洲se频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好吊操好吊妞在线观看妞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