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日喀則市東嘎鄉:群眾增收致富路更寬
在脫貧攻堅路上,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嘎鄉以祺瑪黨慶合作聯社為紐帶,通過種植土豆、承包鄉村道路、植樹造林等項目,實現盈利。
近年來,桑珠孜區東嘎鄉在桑珠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青島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組的支持指導下,整合轄區合作社資源,成立“東嘎鄉祺瑪黨慶合作聯社”,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破局:抱團取暖,做大做強合作社
出日喀則向北而行,驅車半小時便到目的地桑珠孜區東嘎鄉。這里是一片良田,農民忙碌于田間地頭,耕種著青稞、種植著土豆,一片欣欣向榮、繁忙的景象。
話題要回到2016年,黨中央脫貧攻堅的號角響起,但東嘎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杜忠亮卻犯了愁。一方面是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一方面是群眾增收致富困難重重,杜忠亮一籌莫展。
恰巧,青島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到東嘎鄉調研,發現東嘎鄉有大小村級合作社30余家,但都各自為陣。青島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提出抱團取暖,成立合作聯社的想法,激發了杜忠亮的靈感。
東嘎鄉黨委、鄉政府立即召集全鄉致富帶頭人,提出成立合作聯社的想法,經過討論商議后一致認為:成立合作聯社切實可行。
就這樣,東嘎鄉從眾多合作社里挑選了建筑隊、土豆種植、青稞加工等9家發展前景較好的合作社,2017年1月22日注冊資金為752.06萬元的東嘎鄉祺瑪黨慶現代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正式成立,并推選東嘎鄉尼瑪歐珠為合作聯社理事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合作聯社運行開始走上正規之路、規范之路。一年多時間,合作聯社通過承包鄉村道路、小型水利工程、植樹造林等項目,實現盈利400多萬元。
反哺:改善基礎,逐步扭轉產業結構
“通過種植土豆,我增加了不少收入。”東嘎鄉唐白村村民西洛羅布告訴記者。去年,他家種植土豆近20畝左右,每畝產量高達近7500斤,增收30萬元左右。
東嘎土豆遠近有名,合作聯社帶領全鄉農戶種植土豆6635畝,占全鄉農作物實播面積的28.8%。
為了合作聯社更好發展,尼瑪歐珠決定讓合作聯社兩條腿走路,甚至多條腿走路——那就是在全鄉范圍內,一邊鼓勵參與建筑隊,一邊發展特色農業,特別大力推動東嘎農戶種植土豆。
目前,合作聯社已注冊“東嘎土豆”農產品商標和品牌,印制了“東嘎土豆”包裝箱,建成并逐步推進由合作聯社統一組織銷售。東嘎鄉成了名副其實的“土豆鄉”。
據不完全統計,合作聯社拿出盈利的近50%反哺農業和各種產業發展,促進東嘎鄉產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致富。杜忠亮表示:“目前,產業結構尚需調整,我們逐步減少建筑承包帶來的收益,擴大土豆等特色產業的效益,以此扭轉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
共贏:鼓錢袋富腦袋,走向康莊大道
“參加合作聯社后,我一年能賺3萬塊錢,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東嘎鄉曲瓦村貧困戶索朗頓珠激動地說。
2017年,日喀則市珠峰旅游文化節上,東嘎鄉合作聯社的土豆、藏式家具、藏裝、青稞均實現“開門紅”,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越走越廣。
自從合作聯社成立之后,合作聯社堅持“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結合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增強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帶動東嘎鄉建檔立卡貧困戶1510人增收致富,初步探索出一條以合作聯社帶動精準脫貧的新路子。
群眾致了富,腰包鼓了,觀念也轉變了。
合作聯社成員次旺班旦曾經是位性格很內向的合作社負責人,不善與人溝通拉項目。經過一年的歷練,次旺班旦已是生意場上的一把好手。
次旺班旦說:“合作聯社成立后,才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看著合作社發展得越來越好,杜忠亮像是看著自家孩子長大一般。“我是看著它從小到大,從不規范到規范,經歷的坎坎坷坷,真心為其高興!”
如今,東嘎鄉政府已經徹底退出合作聯社,讓其獨自走路,走南闖北,走市場化運作路子。
尼瑪歐珠表示:“農牧民合作社就是為農牧民辦事,我們要更加努力,讓大家攜手共同致富奔小康。”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日喀則 合作社 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