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錯那縣的脫貧致富經

2018年05月15日 15:15 | 作者:馬藝萌 劉子明 陳琳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網山南5月14日電 西藏山南市錯那縣位于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南,是西藏典型的邊境高寒縣。全縣轄9鄉1鎮,其中門巴民族鄉4個,分別為麻麻門巴民族鄉、勒門巴民族鄉、貢日門巴民族鄉和吉巴門巴民族鄉。

近年來,錯那縣積極落實“打造一個典范,實現四個突破”的要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錯那一項中心工作,力爭把錯那縣打造成“生態文明小康示范點”“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門巴文化展示區”等,帶領該縣民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大道。

發揮環境優勢,家家吃起“旅游飯”

西藏山南錯那縣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于2014年,該小康示范村是山南市重點打造的三個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之一,總投資8858萬元。其中,群眾自籌資金516萬元,其余資金源于山南市、援藏配套資金和縣級財政配套資金。

隨著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的建成,當地實現了“飲水引進家、廁所修進家、網絡遷進家、道路修到家、人畜分了家”,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515084925261001

美麗的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5月13日攝)。新華網記者馬藝萌攝

在麻麻村生活了28年的白瑪卓瑪深切體會到了這幾年村子里發生的變化。2015年前,白瑪卓瑪一家四口擠在一間只有幾十平米的房子里。那時的白瑪卓瑪冬天去山里砍竹子,夏天削竹子、編框子,每天編一個,能賣200塊,一年算下來收入不過1萬元。

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成后,2015年白瑪卓瑪一家人搬進來了新房,還開了家庭旅館。三層的家庭旅館一層出租,每年能收租金14400元;二樓、三樓布置成了6間客房。4月到10月旅游旺季時幾乎天天客滿。如今,僅靠這個家庭旅館,白瑪卓瑪一年就可以收入近4萬元。

面對今天的好日子,白瑪卓瑪由衷贊嘆黨的好政策。白瑪卓瑪笑著說:“縣、鄉領導和工作人員拿著房子的樣式圖紙,親自給我們講房子建成以后的樣子,我們就決定搬過來。現在收入多了,生活好了,想買什么就能買什么,也不用每天編框子補貼家用。”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515084958358001

白瑪卓瑪向記者展示自己編的框子(5月13日攝)。新華網記者馬藝萌攝

在麻麻村成功經驗的帶動下,錯那縣勒布溝其余鄉鎮也開始積極探索發展旅游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2016年,距離麻麻村不遠的勒門巴民族鄉(勒鄉)也開始探尋如何依托獨特的旅游資源,打造新型特色城鎮。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515085028964001

勒鄉勒村百姓的新家(5月12日攝)。新華網記者陳琳攝

“勒鄉海拔不到2400米,氣候好,植被茂密、物種豐富,形成了遠處有雪山,近處有森林的獨特景觀,只是道路等基礎設施跟不上。現在,這塊短板補上了,勒鄉成了‘離拉薩最近的天然氧吧’。”勒鄉黨總支書記李佳說。

今年2月份,勒鄉群眾住上了和麻麻村村民一樣的大別墅。因為勒鄉旅游業的蒸蒸日上,29歲的尼瑪拉姆在姑姑的鼓動下也來到勒鄉,利用姑姑新房的一層開起了小飯店。

“到了旅游旺季,一天就能賺1000多塊錢,這還不算樓上賓館住宿的收入。”尼瑪拉姆一邊說,一邊忙著給剛巡邏完進店的村民做肉絲面。

“在這邊生活真的挺好的,環境優美,收入也多。”尼瑪拉姆開心得合不攏嘴。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515085056490001

正在為客人煮面的尼瑪拉姆(5月12日攝)。新華網記者陳琳攝

建立合作社,推進特色產業發展

2011年,勒鄉立足本鄉茶葉種植海拔高、有機成分高、無污染等優勢,成立了茶葉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茶葉種植、清茶加工、嫩茶加工以及茶葉銷售等。截至2017年底,全鄉可采摘茶田210畝,茶葉銷售頗好。

在茶葉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工作多年的達娃白瑪向記者介紹,去年,僅茶廠工作,她就獲得了3萬多元的收入,其中包括茶田每畝500元的租金、每天130元的工錢,還有年底每個村民都能享受的分紅。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515085122696001

村民在勒鄉茶園采茶(5月12日攝)。新華網記者陳琳攝

“在茶廠每天能采2-3斤的茶葉,每個月賺的錢足夠自己花了。”剛嫁到勒鄉的25歲的益西拉宗笑著說。

除了勒鄉,位于錯那縣貢日門巴民族鄉的斯木村,也根據當地土壤、植被和海拔條件成立了勒布溝特色產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

由于海拔和氣候原因,斯木村一帶的苦蕎具有生產周期短、產量高、品質優的特點,一年可產早、中、晚三季苦蕎,畝產500-700斤。同時,斯木村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有豐富的林業和林下資源。合作社對此進行了適度地開發,形成了高中低檔5種“門香”系列產品;還利用天然“樹掛”、松蘿打造了“龍須草”枕。

在運營模式上,合作社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當地群眾的農產品,再對收購的產品進行深加工,形成特色產品。隨著勒布溝旅游業的逐步升溫,斯木邊境小康村的竣工,勒布溝純天然綠色的特色產品也在逐步進入游客的視野。

自2015年投入運營以來,合作社為十幾個群眾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幫助群眾上繳個人承擔部分的養老保險金和合作醫療保險金。除固定每人每年分紅600元外,群眾還可以通過采摘原茶料、種植苦蕎等增加收入。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515085146944001

勒布溝特色產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群增次仁向記者介紹情況(5月13日攝)。新華網記者陳琳攝

政府關愛,殘疾人、老人有保障

為了保障錯那縣殘疾人和獨身老人的生活問題,錯那縣分別于2015年、2016年成立了五保(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戶集中供養服務中心和殘疾人就業中心。

記者走訪發現,五保戶集中供養服務中心的硬件設施十分完備,每間屋子住兩個老人,屋內整齊干凈地擺放著床、電視、茶幾等生活用品。老人們平時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很自在。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515085215745001

老人們在五保戶集中供養服務中心開心地玩牌(5月11日攝)。新華網記者陳琳攝

聽錯那縣民政局副局長阿旺曲宗說,服務中心里年紀最大的老人87歲,最小的30幾歲。中心按照五保戶老人與護理人員10:1的比例進行人員分配,目前入住的老人有100余人。

目前,每位老人每年享受政府補貼11200元,其中每個月300元零花錢,其余統一為老人購買吃穿用等物品。

走出五保戶集中供養服務中心,對面就是錯那縣殘疾人就業中心。成立于2016年的殘疾人就業中心目前幫助1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解決了就業問題。每位殘疾人通過5個月的免費培訓就可以正式上崗,為一些學校制作校服,為各部門制作彩旗、藏裝、窗簾、救災帳篷、旅游特色禮品等。每人每月能拿到2000-3500元不等的工資。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80515085236696001

錯那縣殘疾人就業中心(5月11日攝)。新華網記者陳琳攝

殘疾人就業中心負責人旦增說:“我原本是做工程的,來到這里就是希望能盡自己所能回報社會,幫助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記者馬藝萌 劉子明 陳琳)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西藏 鄉村 殘疾人 老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在线观看AV网站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少妇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