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河北醫療人才“省域組團”援助巴州
援疆聚焦
醫療人才援疆是對口援疆工作的重要內容。如何讓醫療人才援疆由零星選派、單兵作戰轉變為集體作戰、造血與輸血并重,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按照“布局統籌、跨縣整合、交叉覆蓋、應急聯動”的總體思路,以醫療人才“省域組團”統一指揮調度平臺、義診服務“八走進”等為抓手,打造醫療援疆人才“省域組團”新模式,這是對“組團式”援疆工作的創新和延伸,對受援地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病人不動醫生動
4月9日,河北醫療人才“省域組團”統一指揮調度平臺正式啟動運行。該平臺儲備了河北省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兩地醫療人才專家的資料,通過平臺形成協調聯動,快速反應的醫療人才調度機制。
河北援疆指揮部社會事業部干部索麗明說:“平臺信息庫收錄了119名河北援疆醫療專家的詳細信息,通過調度安排實現援疆醫療專家聯席巡診、疑難病例會診、臨床查房、手術示教等,實現醫療技術向基層擴展延伸,最大限度發揮了指揮調度平臺的作用。”
當天,平臺運行不久就接到兵團第二師焉耆醫院傳送的求助信息,平臺立即抽調巴州人民醫院肖向建等4位河北援疆醫療專家乘車赴焉耆醫院開展聯席巡診。
在兵團第二師焉耆醫院內科,河北援疆醫療專家肖向建和彭立威一邊詳細詢問了患者劉正文的病史及用藥情況,一邊提出藥物調整方案。通過臨床觀察和詢問,河北援疆醫療專家對患者的后期治療給出建議。
兵團第二師焉耆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姚淑琴說:“河北援疆醫療專家詳細詢問病情,仔細查體,分析病情,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診斷思路,指導我們下一步治療,讓我們受益匪淺。”
“省域組團”統一指揮調度平臺的運行,充分發揮了河北援疆醫療人才資源的核心帶動作用,統籌巴州、二師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向縣、團場及基層單位縱向延伸,實現了河北援疆醫療技術力量向巴州各地、各級醫療機構擴展延伸,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醫療技術幫扶格局。同時也構建了急需診療與定期巡診相結合、臨床診療與技術幫帶相結合、定點診療與基層義診相結合、當面診療與遠程會診相結合的醫療專家援疆新格局。
巴州黨委副書記、河北援疆指揮部指揮長李震國說:“河北省醫療人才‘省域組團’實現病人不動醫生動,更好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讓各族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義診服務全覆蓋
4月8日一大早,河北援疆醫療專家一行8人來到輪臺縣輪南鎮塔河橋社區開展送醫下鄉免費義診活動。
“平常應該增加體育鍛煉,多吃鮮棗、甜椒、小白菜、獼猴桃等蔬菜和水果,保持愉悅心情和良好心態。”河北援疆醫療專家耐心地囑咐塔河橋社區居民阿米娜·吐爾遜。
活動現場擠滿了前來就診的居民,河北援疆醫療專家首先詢問了解每一名前來就診人員的身體狀況,之后由專人負責進行測血壓、心電圖、做記錄、心肺聽診、腹部檢查等。再根據就診人員不同身體狀況,講解救護知識和預防疾病基本常識,解答疑難,發送健康資料,贈送常用藥品,提醒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對已經確診的患者進行用藥指導。
塔河橋社區居民張美蘭說:“我今年72歲了,患有高血壓,心臟也不是很好,以前看個病要走80多公里地,今天在家門口就把病看了,真是感謝河北的專家們。”
塔河橋社區距離輪臺縣城80多公里,一直存在居民就醫難、看病難的問題。為此,河北援疆醫療專家專程來到社區開展免費義診活動。
塔河橋社區黨支部書記林洋說:“本次義診活動糾正了居民‘有病忍一忍就過去了’的錯誤想法,通過專家現場就診的方式普及了醫學常識和健康知識,幫助社區居民做好疾病的提早預防,提高了自我保健和科學就醫意識。”
河北援疆醫療專家赴塔河橋社區開展義診服務只是河北省醫療人才“省域組團”援疆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河北省在醫療人才“省域組團”援疆工作中,組織醫療人才開展走進社區、村鎮、軍營警營、師團連隊、學校、幼兒園、敬老院和福利院的義診服務“八走進”活動,通過免費義診、免費健康體檢、義務衛生知識宣講等形式送醫、送藥下基層、暖民心。
造血與輸血并重
2017年以前,巴州人民醫院還沒有小兒外科,更沒有小兒骨科,當地患有四肢先天畸形的兒童只能到烏魯木齊或內地治療,家長帶著孩子長途奔波求醫是一年前的真實寫照。
2017年初,河北省兒童醫院骨科主任張放主動要求援疆,來到巴州人民醫院骨科工作。了解到家長帶著四肢先天畸形的孩子長途奔波求醫的情況,張放心里非常著急。“我連夜制作了課件,隨后在兒科、新生兒科及骨科開展講座,宣傳兒童畸形早期治療的優點和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張放回憶道。
張放治療的第一個病人是一名孕34周出生的早產兒,一出生被發現右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張放帶著徒弟李雷醫生在新生兒暖箱里為孩子做了治療。
張放說:“現在孩子已經痊愈了,之后我和科室的同事們為20多位足部畸形的孩子做了早期治療,均是出生后就開始進行無創或微創治療,療效很好。”
一年多來,張放進學校下基層義診,開展學術講座,輔導科室年輕醫生申報科研課題。科里沒有工具,張放就畫圖定制,年輕醫生不會操作,她就手把手地教。“我們每名援疆醫生要帶2名徒弟,全力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我們不僅要給醫院帶來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更要夯實醫院持續發展、高位發展的人才基礎。”張放說。
張放只是眾多河北援疆醫療人才中的平凡一員,正是有著像張放這樣的大批河北援疆醫療人才的默默奉獻,巴州人民醫院才涌現出一批業務精湛的醫療骨干人才,醫院得以構建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醫務工作運行機制,使越來越多的各族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今年,河北援疆指揮部還將推進重點學科“10+N靶向幫扶”工程,依托河北省10家以上三級甲等醫院,幫助提升巴州州縣兩級醫院N個重點醫療學科建設水平;借鑒河北信息網絡建設經驗,實施人口健康建檔立卡信息化工程,打造巴州、兵團第二師信息化示范平臺;提升焉耆縣人民醫院ICU重癥監護等重點學科建設水平,扶持輪臺、若羌兩縣基層醫療遠程會診平臺建設;利用河北精神衛生機構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幫扶提升巴州精神衛生中心的專業技術和服務水平;建立健全巴州、二師急救聯動機制,完善應急預案;爭取河北省衛計委支持,建立“銀發”專家信息庫,開展退休專家援疆交流項目等六項工程。
從渤海之濱到大漠邊關,從燕山腳下到塔河兩岸。河北省一批批醫療專家遠離家鄉親人,來到祖國西北邊陲,留下前沿醫療理念和技術,把“輸血”變成“造血”,讓巴州各族群眾持久地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醫療 河北 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