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聯合國大會牽頭“建群”改善世界環境 遭5國反對
中新網5月12日電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1日,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一項決議,為制定《世界環境公約》建立框架。該決議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9月提出。但也有幾個國家反對該決議,其中包括美國和俄羅斯。
按照該決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成立一個工作組,對現有的國際環境法律進行評估,是否存在漏洞,如何解決。相關報告預計將于9月提交給聯合國大會審議。
根據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聲明,如果制定并落實《世界環境公約》,那將是首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環境法公約,該公約將囊括各個方面的環境法。
在投票前,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德拉特向聯合國大會表示:"我們的環境前所未有的惡化已造成數十萬人死亡,這些因素包括全球變暖、水污染、空氣污染、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和土壤的惡化。"
他說:"如果我們不堅決采取行動,將面臨嚴峻的后果:自然資源枯竭、移民潮和沖突的增加。"
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143個投了贊成票,5個國家反對,美國、俄羅斯、敘利亞、土耳其和菲律賓;7個國家棄權,其中包括伊朗。
由于去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宣布退出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此次表決前外界已經預期美國將投反對票。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稱,加入《世界環境公約》不符合美國利益。她說:"如果國際社會試圖迫使美國加入措辭模糊的環境公約,那肯定意味著,美國公民和經濟界將陷入支付巨額帳單、卻無法得到很大利益的境地。"
編輯:秦云
關鍵詞:聯合國大會 改善世界環境 世界環境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