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順風車兇案警示“安全才是下半場”
近日,一則“失聯兩天,一名空姐深夜滴滴打車遇害”的消息引發關注。據了解,遇害空姐今年21歲,5月6日,在鄭州航空港區搭乘了一輛汽車趕往市內后遇害。鄭州市辦案民警表示,作案人員是一名滴滴司機,身上攜有兇器,兇手仍在潛逃中,警方正在抓捕。滴滴平臺回應稱:萬分悲痛和愧疚,密切配合、盡力協助。(5月10日北京青年報)
空姐殞命,叫人悲憤。順風車作為C2C平臺,雖然與網約車并非一回事、雖然平臺并非直接責任人,但對于遇害者及家庭來說,沒有手機APP上的這個預約鍵,青春芳華的命運或不至于如此潦草收場。客觀地說,滴滴回應有理有利有節,既沒有回避核心問題,亦沒有規避平臺責任;不過,這種小概率的極端案件仍如高懸利劍,警示一個共識于心的基本判斷——對于互聯網交通運輸企業來說,在地盤爭奪賽之后,“安全才是下半場”。
安全有兩個層面: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取決于司機的技術;二是乘客人身安全,取決于司機的良心。前者來說,管理難度可以靠技術甄別;后者而言,防微杜漸的標準仍難有定論。眼下,網約車企業要做的,當然是審視司機身份的審核標準和審核流程,在技術標準之外,更為穩妥地關切司機的道德素養和法治精神。要不然,在體量龐大而依附疏離的平臺之上,想要管好千千萬萬的網約車司機,實在是“現實難以承受之重”。
互聯網交通運輸企業的日子,其實并不曾順風順水過。比之于放水養魚的電商,它基本上在屬地新政里是不折不扣的“小媳婦”。截至去年年底,已有超過200個城市出臺了地方細則。然而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發現,“只有少數地方的管理措施體現了包容審慎的原則”。一方面是剛需強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我國網約專車和快車用戶規模已達2.36億人,同比增幅超40%。作為“互聯網+交通”的創新業態,它解決了傳統出行的很多痛點。另一方面是步履維艱。今年以來,互聯網交通運輸企業被“約談”的消息頻頻見諸報端。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省級或市級交通運輸部門,多次約談有關企業,通報發現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真相未明之前,難以蓋棺定論。順風車兇案,起碼該一分為二去看:一方面,它警示順風車企業必須更為重視乘客人身安全權利。今年初,上海市消保委通報2018網約車評測結果,并給三家網約平臺開具“體檢單”。其中,滴滴出行A-,神州專車B+,易到為C。現在看來,這個“體檢”還須加入司機法治及道德素養等測評項目。順風車平臺更當與公安機關聯手建立更完善及時的布控系統和偵破聯動機制,在內部進一步完善司機安全和服務信用系統。另一方面,兇案讓人痛心并警醒,既提醒特定乘客群體注意用車安全,亦須客觀置于風險社會的現實語境考量——即便是正規出租車司機群體,小概率作奸犯科的兇案也并非難得一見。
安全,是一切文明的底線。順風車一路飛奔的時候,既要把平臺安全放在前提性位置,更要窮盡一切可能將乘客安全置于平臺安全之前。當然,對于公眾及公權部門來說,監督并包容互聯網交通運輸企業的成長,這仍是當下最大的方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順風 風車 司機 平臺 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