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輕松炒房賺錢的“節目”該休矣
炒房,最近又見諸報端,《華商報》報道炒房團9個月內投資1.2億賺2億,炒房人表示:賺錢從未如此輕松。
該怎么面對你,炒房大軍?筆者為這種投資1.2億,輕松賺取2億的現象感到震驚、恐懼、憤怒和無奈,炒房者輕輕松松賺買房人的血汗錢。作為一名“旁觀者”,尚且有這么復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被壓榨血汗錢的買房者呢,更是五味雜陳。
炒房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它不能套用任何一種法律上已知的定義進行界定。低買高賣,投資賺錢本身沒有錯誤,可是把房子當成商品來炒,這是少數有錢人的游戲,榨取廣大買房者的血汗錢,讓有錢人越來有錢。
如此輕松的賺錢,說明了一些問題。一是炒房賣房掙錢,而且錢來得很輕松,看準房價“洼地”,準備好本金,有頭腦,有宣傳,再加上剛需的購買,基本就OK。二是相關部門管控不嚴,一個人掃50套房,不僅不可以,而且買的時候從稅收層面和從價格層面還有優惠,買的房越多,開發商與銷售人員就越高興,將來如何轉手流通,他們也不會再關注。三是剛需很多,即使漲到很多,《華商報》報道的這一炒房“大捷”將原本6000-8000元每平米的漳州房價炒作到目前的1.5萬元-2萬元,甚至2.5萬以上,仍然有很多“接盤俠”,如此迅速躥升的房價的背景下仍然有老百姓買房,可見剛需仍舊很多。
剎住炒房,一是加強源頭治理,自2005年起,國家稅務總局就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稅收管理的通知》,要求對房地產業稅收實施一體化管理,同時,通過信貸政策加大“炒的負擔”(提高貸款利率)、降低“炒的能力”;二是從宣傳上治理,讓炒房團沒有宣傳的渠道,像雄安那樣宣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三是出臺政策,滿足各類住房需求。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旨在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發展,促進我國住房市場由以售為主向租售并舉轉變。雄安新區在前段時間的住房政策就是“滿足各種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不留炒作空間,實行租售并舉的住房政策。”四是學習借鑒國外經驗,國際上一般都會對炒房行為征收比較高的交易稅和資本利得稅,識別的方式主要是看該住房是否為家庭的主要住房,以及住房持有期的長短。非主要住房、持有期在三五年以內的,一般會面臨比較重的稅,比如炒的套數越多、交易越頻繁,交易環節各稅種的稅率越高。
通過各種途徑,市場調節,政府調節,讓房價趨于平穩,符合當地的物價水平,讓人民群眾住得起房,讓輕松炒房賺錢的“節目”不再上演,不讓炒房者對炒房趨之若鶩,企圖獲得暴利,讓買房者可以不做房奴,有更多的資金來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如此,極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炒房 輕松 賺錢 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