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多一些“歷史耐心”
近期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有經濟學家建議,如果年輕夫婦有這個條件,可以用雙方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共“六個錢包”,合起來支付房子首付?!傲鶄€錢包買房論”隨即引發熱議,批評的聲音占到大多數。
經濟學家的建議有其上下文,是非對錯、全面與否,需要結合具體語境具體分析。然而“六個錢包論”之所以引發這么多質疑,就在于這不僅是一個“六合一”的加法問題,也是一個“一分六”的減法問題。如果“六個錢包”的存款都投入房子,老人們萬一生病急需用錢,房子又沒法立即變現,怎么辦?“六個錢包”就是六個家庭,盡管因為婚姻而連接在一起,倘若因房子而起了矛盾,又該如何處理?很多時候,基于現實場景和文化土壤,住房不單是個經濟問題,背后更承載著家庭、倫理、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復雜關系。
前不久,不少人被“施一公因還不起房貸從清華辭職辦學校”的謠言刷了屏,也有人對每個月花七八千元租個公寓卻付不起首付的“隱形貧困人口”感同身受。除了房子,還有“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成功焦慮,還有“月薪3萬竟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的養娃攀比……不可否認,輿論有時會放大虛假的消息、情緒化的言論,同時輿情本身又是一面映照現實的鏡子。緊繃的神經背后,牽引著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所謂“六個錢包”的問題,不僅是簡單要買一間房子,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有人感慨,今天的年輕人是不是承擔了太多壓力?如果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就會發現,一代人有一代人面臨的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在某種程度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恰恰意味著:站在前人奮斗的肩膀上,我們有可能摘到國家發展和個人生活中那顆更為甜美的果子。
最近發布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這樣寫道,“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北京市公布的2018年義務教育入學政策,首次明確本市戶籍無房家庭滿足條件可在租住地入學;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住房、教育、生態,哪個不是事關美好生活、決定老百姓獲得感的大事?有多少問題,就有多少解決的方法,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播下智慧的種子,澆灌奮斗的雨露,總能給你成長的驚喜。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走過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現代化歷程,成就斐然。然而時間可以壓縮,很多社會問題和矛盾卻無法完全避免,甚至由于時間緊迫,反而形成更艱巨的挑戰。這樣的背景和規律,時常投射在你我日常生活中,引發諸如“六個錢包”的焦慮。作為年輕人,更需多一些歷史的耐心,不應因此喪失拼搏奮斗的勇氣。每向前一步,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房子 歷史耐心 六個錢包 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