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特朗普為何讓美國頻“退群”? 伊核協議怎么辦
中新網5月10日電 (張艾京)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對伊制裁。這一決定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伊朗以及伊核協議其他參與國均表明立場,稱將繼續留在協議內。執政以來,特朗普政府先后宣布退出巴黎協定、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一再“毀約”,不得不讓人問一聲,美國的“契約精神”何在?
【美國又雙叒叕“退群”了】
當地時間8日下午,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在當天的電視講話中,特朗普再次指責伊核協議“糟糕”。他表示,美國將重啟在伊核協議下豁免的對伊制裁,并對伊朗實施最嚴厲的經濟制裁。
伊核問題六國(美、英、法、俄、中、德)與伊朗經歷多年磋商,在2015年7月達成的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是國際社會在防止核擴散方面所取得最顯著成果之一。根據該協議,伊朗必須停止核武研發計劃,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
但對特朗普來說,奧巴馬政府時期簽署的伊核協議,一直是“眼中釘”。自2016年參選總統以來,他多次稱伊核協議存在“災難性缺陷”,是“歷史性錯誤”,并威脅稱美國要退出。
【專家:不會對協議造成“致命后果”】
面對美國總統的“任性”決定,世界各國多表示嚴重關切、深表失望、感到遺憾。伊核問題六國其他各方也態度明確:不會退出,將繼續致力全面落實協議。伊朗也表示,會暫時留在協議中,并將與協議其他各方磋商。
美國退出,不可避免會對伊核協議的前景產生影響。不過專家指出,特朗普的決定,并不會給協議帶來“致命后果”。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美國一方退出協議重啟制裁,會對伊朗造成相當大的打擊,但是打擊有限。伊朗早就不向美國出口石油了,兩國之間也基本沒有貿易,雖然此次,美國的舉動可能讓伊朗買波音飛機的合同告吹,但“伊朗知道,只要留在伊核協議內,其他國家就不會重啟制裁,伊朗的經濟命脈不會斷”。這也是美國宣布退出后,伊朗沒有直接做出重啟鈾濃縮等強硬舉動的原因。
【不一樣的聲音:以色列】
國際社會對美國的做法表示遺憾的同時,有一個國家發出了不同的聲音,那就是伊朗的“宿敵”以色列。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完全支持”特朗普的決定。他還說,以色列從一開始就反對該協議,認為協議中取消對伊朗制裁的條款已經造成了“災難性后果”。而就在一周前,內塔尼亞胡還公開了伊朗制造核武器的“秘密文件”。
分析認為,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色列起到“推手”作用。華黎明指出,從中東地區來看,伊朗核問題是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尖銳矛盾。伊朗一旦擁核,將打破以色列在地區的核壟斷,以色列因此千方百計想把伊朗去核化,維護自己的地位。
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協議后,雖然不會讓伊核問題“爆發”,但會讓伊以兩國矛盾進一步加劇。內塔尼亞胡的表態,無助于局勢緩和。
【這些年,特朗普還讓美國退出哪些“國際群”?】
群名稱: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
在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之前,特朗普已經對多個美國參與的重要協議“動刀”,其中第一個就是“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
群成員:包括美國在內的12國
TPP談判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蘭、文萊4個環太平洋國家發起。2009年年底,奧巴馬政府宣布加入談判。2015年10月,包括美國在內的12個國家達成TPP。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表示,希望將TPP打造為“一個面向21世紀、高標準、全面的多邊自由貿易協議”。
退群時間:2017年1月23日
退群理由:會打擊美國制造業
特朗普認為,TPP會“摧毀”美國制造業。2017年1月23日,上任僅三天,特朗普就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退出該協定。
群名稱:巴黎氣候變化協定
上任不到半年,特朗普又宣布,美國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群成員:全球170多個締約方簽署,20多個締約方完成批準程序
《巴黎協定》由各國在2015年年底達成,用以取代將于2020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該協定的主要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
退群時間:2017年6月1日
退群理由:讓其他國家受益,不利于美國
特朗普認為,《巴黎協定》讓美國處于不利位置,讓其他國家受益。他稱,美國要重啟談判,尋求達成一份對美國公平的協議。
群名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其后,美國又宣布退出一個重要的“國際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群成員:全球190多個成員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于1946年,宗旨是通過教育、科學和文化來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并對世界和平與安全作貢獻。
退群時間:2017年10月12日
退群理由:欠費、組織對以色列有“偏見”
美國政府稱,決定退出教科文組織,主要是由于不斷增加的欠費、機構需要根本性改革,及對該組織“針對以色列的持續偏見”的關切。根據相關條款,美國的“退出”將在2018年年底生效。
【頻繁“退群”的真正原因】
特朗普執政以來,讓美國退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國際協議,其單邊主義傾向愈發嚴重。不過專家指出,在2018年美國要舉行中期選舉的背景下,特朗普的這些對外政策,實際上都是出于國內政治的需要。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指出,在2016年大選中,美國國內政治“大翻盤”,傳統的政治精英被擠壓。特朗普進入白宮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傳統政治精英的政策全部推翻,首當其沖的,就是前任總統奧巴馬任內推行的政策,如奧巴馬醫保法。
而在對外政策上,伊核協議,可謂是奧巴馬最重要的一個政治遺產。
華黎明稱,現在,對特朗普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有三——避免民主黨人對他發起彈劾,讓共和黨在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中保住多數議席,讓自己在2020年能再次參選——他所有的外交政策,都是為這些服務的。
華黎明還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說了很多事情”,但由于美國現在國力有限,很多事情往往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比如最典型的朝核問題,一年前特朗普還叫囂要對朝鮮進行軍事打擊,而現在美朝首腦都可以坐下來會晤。”
特朗普入主白宮后接連“退群”,在國際社會、美國國內都激起諸多反對之聲。將來的美國,可能難免要為這些“任性”行為買單。(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美國 協議 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