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北大校長讀錯字 質(zhì)疑的背后是期許

2018年05月09日 15:05 | 作者:李思輝 | 來源:紅網(wǎng)
分享到: 

5月4日,北京大學舉行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北大校長林建華在講話中將“鴻鵠”的“鵠”念成“浩”,引發(fā)熱議。次日,林建華發(fā)表致歉信,稱自己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并強調(diào)“焦慮與質(zhì)疑并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又引發(fā)新一輪質(zhì)疑。(5月6日新華網(wǎng))

誰都可能讀錯字,讀錯了字,改過來,本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林建華讀錯了字卻引發(fā)強烈質(zhì)疑,形成網(wǎng)絡輿情,這是因為他的特殊身份——北大校長。人們的強烈質(zhì)疑,針對的不是林建華個人,而是他北大校長的身份。之所以“小題大做”,是因為對北大校長、對北大有很高的期許。

在很多人眼里,北大不僅是中國的頂尖學府,而且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旗幟,是我們這個國家文化的標桿、這個民族學養(yǎng)的風范。北大校長既是頂尖學府的掌舵者,也應該是文化學養(yǎng)上的名流大家、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教育潮流的引領者,不應該在文字上出現(xiàn)低級錯誤,更不應該武斷地否定質(zhì)疑的價值。

嚴復、蔡元培、蔣夢麟、胡適、馬寅初等等,百余年來,歷史上很多北大校長都具有高深的文化造詣、非凡的學識學養(yǎng)。其文化底蘊、辦學理念、人格風范等等,往往都是社會推崇和學習的標桿。因此,北大不僅是北大師生的北大,也是全社會的北大。人們對北大校長的要求和定位,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管理者,也不僅僅是一個一般的學者、科學家,而是一個能夠與北大的頭銜、北大的精神、北大的傳統(tǒng)相適應的,引領時代潮流、代表學人精神的杰出教育家。

19世紀末20世紀初,延續(xù)幾千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以北大為代表的現(xiàn)代高等學府的建立,對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轉(zhuǎn)型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五四運動”開啟了中國思想文化的一個新篇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是這場運動的全國中心。著名教育家杜威感慨道:“拿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來比較,牛津、劍橋、巴黎等校長中,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不乏其人;但以一個校長的身份,能領導一所大學對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起到轉(zhuǎn)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個人。”

今天,我們正在推進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正在著力破解“錢學森之問”,百年北大依然是舉國關注的焦點。人們希望今日之北大能夠出現(xiàn)更多蔡元培那樣引領潮流的教育家,引領中國高等教育邁入世界一流,這大抵是公眾質(zhì)疑的情感源頭。“愛之深責之切”,從公眾的質(zhì)疑中,看到人們對北大深切的期許,并且努力匹配它,這對北大、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才會大有裨益。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北大 校長 大校 質(zhì)疑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视频国产制服丝袜 | 亚洲精品在线911 | 亚洲2020最新视频在线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