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黃慶橋:高技術研發體系需要補哪些短板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 黃慶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關鍵領域技術研究和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與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對此,我們要有清醒認識,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妄自尊大。
第一,統籌解決高技術研發系統化配套能力薄弱這個關鍵問題。
對于核心技術來說,科學原理大家都是清楚的,關鍵是如何實現的問題。拿芯片產業來說,從集成電路原理到生產出各種類型的芯片,中間需要的高精尖技術非常多。特別是,芯片生產設備及測試封裝技術與設備等,都必須跟得上。只要有一個環節受阻,整個技術產業就會受阻。我國高端芯片產業之所以受制于人,從技術層面上講,就在于關鍵生產設備、測試封裝技術和工藝等尚未達到最先進水平。因此,必須統籌考慮、多頭并進、重點突破,“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是不行的。
第二,克服高技術研發“九龍治水”局面。
我國高技術研發涉及的部門非常多,如科技部門、國防系統、產業部門、高校、國有及民營企業等。多部門重視某一高技術并給予研發投入,在理論上是有好處的。但實際中,在研發力量都不強且投入分散的情況下,多頭投入與管理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容易導致力量分散、各自為政等。因此,新時代條件下,要特別重視加強頂層設計,尊重高技術研發規律,注重發揮制度優勢,進一步形成合力。
第三,徹底扭轉過分追求短期效益的研發導向。
由于我國是后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實用技術需求旺盛,這導致兩個層面的問題:
一是在短時間內有望通過攻關取得突破的技術研發項目容易獲得支持,而系統性、難度高的關鍵核心技術容易“有選擇性”地被忽視。雖然國家層面認識到這一問題,出臺了一系列中長期關鍵技術研發計劃,但實施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打破地方和部門利益藩籬。
二是對科研院所和企業來說,“短平快”的研發投入性價比高,積極性自然高;“長難慢”的硬骨頭研發周期長、難度大、風險高,積極性不高。加之長期存在的“市場換技術”路徑依賴,導致購買發達國家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的慣性思維大行其道。如果說,在改革開放初期,這樣做有一定的合理性、無奈性,那在新時代背景下其弊端已暴露無遺。
第四,盡快改變過分強調“顯性指標”的評價導向。
為什么短平快的研發能夠大行其道?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當前的科研評價體系過于重視顯性指標,如所謂SCI論文數量及其影響因子、人才稱號等。顯性的量化指標數據當然重要,但如果只看這些漂亮的量化指標數據,是遠遠不行的。我們要堅決防止把科技發展搞成“政績工程”,要尊重科技研發的自身規律和特殊性。
第五,警惕“唯國際前沿”陷阱。
近年來,并跑、領跑“國際前沿”的呼聲和政策導向逐漸強烈。這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在高技術領域,很多核心技術、工藝、配方等并非所謂的“國際前沿”,發達國家甚至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已經掌握絕密的核心技術,并將其牢牢壟斷在手。
因此,我們要打破一個認識上的誤區:不要以為不是“國際前沿”,就沒有價值,就不值得做。能引領世界科技前沿當然重要,但攻克已經不是國際科技前沿卻是卡我們脖子的核心技術和工藝,對于中國的發展更為重要、更為緊迫。在此背景下,科技評價一定要務實,一定要符合中國發展的實際需要。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研發 高技術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