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政協協商
湖北省宜昌市政協傾力呵護一江清水東流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圖為鳥瞰武漢長江大橋 新華社 熊琦 攝
2018年4月24日至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長江沿岸實地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再次強調了共抓大保護的堅定決心,“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
湖北宜昌是長江流域的生態敏感區,兩年多來,宜昌全市上下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和教導,為呵護一江清水東流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此過程中,宜昌市政協始終不忘自己的責任,時時刻刻積極貢獻政協智慧。
化工產業是宜昌產業支柱之一,“重化工圍江”等問題導致生態環境“不堪重負”。2016年7月,宜昌市出臺《宜昌市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工作方案》,對全市水體保護和污水防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好計劃關鍵還要看落實。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在2017年1月的六屆一次全會期間,提交《關于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促進長江大保護的建議》提案,由市委書記周霽領辦。2017年初,市政協將“綜合治理水污染,促進長江大保護”列為當年第二次議政性常委會議題。2017年4月,市政協再聚焦“推進網格化監控,構建城市生態環保責任管理機制”,以制度化、體系化、規范化推動生態環保主體責任體系落實落地。
為了發現真問題,市政協分不同流域、不同重點開展調研。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廖忠民說,“通過綜合調研,提出了產業治水、流域治水、生態治水、科學治水、依法治水、聯動治水等六條建議。”為推動相關工作落實,市委書記周霽數次深入部分長江干支流、化工企業和污水處理廠,現場督辦整改工作。
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委員建議,狠抓責任落實,明確監督主體,開展定期考核檢查;堅持以水定產,磷化工產能只減不增、磷礦開采規模只減不增,為化工產業通過轉型升級騰出環境空間;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出臺財政補貼辦法,進一步提高磷石膏的綜合利用率。建議被直接轉化為市政府工作舉措,市里據此制定1+1+6治理清單,即成立全市水污染防治領導小組,提出1張宜昌市重點河治水質目標表,全面實施工業污染防治、城鎮生活污染防治等6個專項方案,每個專項方案都列出具體舉措和責任部門。
為平衡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間的關系,“推動宜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成為2017年市政協常委專題協商會議題。“以先進理念落實長江大保護,加快沿江企業思路轉變,積極引導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是宜昌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和長久之計。”市政協主席宋文豹說。
市政協調研發現,宜昌河流的主要污染源是工業排放,而化工產業尤其涉磷工礦企業最為突出。對此,委員建議,完善市域化工產業空間規劃,編制全市化工產業產品發展規劃,以功能區規劃和現有布局為依據,劃定適宜區、控制區、限制區、禁止區;對宜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給予專門支持,加強對精細化工的引導扶持;對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進化工園區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考慮好安全環保、能耗指標等;加大宣傳力度,消除民眾對化工企業誤解。
宜昌市政府采納建議,出臺化工產業專項整治及轉型升級意見,制定行動方案。為保證整治效果,委員們會同相關部門組成專題調研組,開展實地“走”訪,通過民主監督方式對小煤礦和沿江化工企業關停淘汰任務相對集中的宜都、枝江、猇亭等地開展現場督查,行程百余公里。
如今的宜昌,一幅生態為底的綠色發展卷軸正在緩緩鋪就。面對醉人景色,宜昌市政協又在思考新問題:環境變美了,綠色發展的火車再往哪里開?
“要突破性發展以健康養生為龍頭的現代化服務業,把宜昌建成‘宜居、宜業、宜旅、宜學、宜養’和集養生、養心、養老于一體的生態文明健康之城。”市政協提交的《創建國家級三峽康養試驗區建議案》,為宜昌城市名片標下了新注解。如今,“創建國家級三峽康養試驗區”被納入湖北省“十三五”發展規劃。在宜昌市委、市政府主導下,以“游養”“醫養”為兩大發展引擎,“康養+農業”“康養+工業”“康養+醫療”“康養+旅游”“康養+運動”等各類康養產業發展模組已在宜昌初步形成。在宜昌市政協推動下,宜昌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康養產業項目招商引資,推動全市13個縣市區分別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康養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總投資240多億元的22個項目將在宜昌各地落地實施。(何新華 王瑩)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政協 宜昌市 長江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