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千萬工程”經驗遍地開花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不僅為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重要遵循,更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指明了方向。
2003年浙江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來,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取得了顯著成效,西部翠竹茂林、山青水凈,中部田園小城、宜業宜居,東部古鎮悠悠、傳唱千年……美麗公路串起“整鄉整鎮美麗鄉村”“精品村”“美麗庭院”,江南小城德清如詩如畫,浙江農村優美的環境讓人陶醉,讓農村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讓農民成為人們羨慕的職業,在此正成為現實。“千萬工程”經驗為全國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樹立了樣板,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改革開放尤其是十八大以來,農民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多,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大多數家庭蓋起了新房住進了新居,農村路進村入組四通八達,處處感覺到新氣象。然而,有些鄉村周圍的環境和衛生并不如意:亂扔垃圾,亂排生活污水時有出現;有的村莊房前屋后、道路兩側的閑雜地,或雜草叢生,或亂堆柴草,或亂放雜物的現象非常普遍;有的建了新房,舊房危房多數閑置,致使環境不雅觀;在一些農村只見新居卻少有新村的風味。這些問題雖說不是主流,但是影響到農村的整體形象。學習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地對農村人居環境進行整治,對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無論是自身居住需要還是搞活鄉村經濟都顯得非常的重要,無論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要搞,標準可以有高有低。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之間生態、習俗、文化、經濟等各有不同,“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浙江在許多方面積累了經驗,在很多方面為全國農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但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缺什么補什么,差什么改什么,根據地理、民俗、經濟水平和農民期盼,科學確定本地區整治目標任務,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持續推進,不搞一刀切。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久久為功,持久發力。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有的觀念和習俗已經根深蒂固,如:垃圾的處理,污水的排放不僅要靠約束,更需要素質方面的提升,而素質的提升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和造就。再如:環境的整治不僅是人為習慣的改變,還有硬件設施的完善:實行垃圾分類,進行污水凈化,廁所整治等等,這些都不是立馬就能見效的事,還有建設“整鄉整鎮美麗鄉村”“精品村”“美麗庭院”決非一日之功,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成為標本,是經過了十多年奮斗努力的結果。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必須從速從快進行,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下大力,出成效,讓農村環境整治快出成果,但也應看到這一任務的長期性、艱巨性,不能一蹴而就操之過急,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久久為功,持久發力。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同產業興旺結合起來。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既要有優美的環境:空氣清新,水質清澈,村莊秀麗,充滿詩情畫意;同時,也要對生態資源充分的進行利用,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給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環境的同時,通過植樹造林養花種果等大力發展林上和林下經濟,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助推生態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尤其是大力發展旅游業,讓人民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并從中獲得可觀的效益,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為例,2017年旅游待客5.7億收入突破6000億;同時為脫貧致富開辟新途徑,如:目前,贛州有各類鄉村旅游業主1600多家,輻射受益貧困人口近30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就是抓發展,就是抓效益,而此種效益具有不可替代性,取之不盡。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既要傳承傳統文化特色,又要融入現代文化氣息,吸納新鮮元素;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每一個村莊要有獨特的韻味和風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畫出了路線圖,明確了工作法,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提升農民生活質量,讓“千萬工程”經驗遍地開花,讓成千上萬的新時代美麗鄉村在神州大地的遼闊版圖上磅礴涌現。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農村 環境 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