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京津冀10城啟動重污染預警 專家分析春季霧霾成因
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阮煜琳)3月31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中至重度空氣污染過程,4月2日,北方部分地區中至重度污染過程持續。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分析了此次污染過程成因。
監測顯示,3月31日0時到4月2日2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有4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日均濃度達到重度污染。針對本次污染過程,京津冀區域共10個城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
分析此次春季霧霾成因,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認為,首先,氣象條件非常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今年3月以來,中高緯地區大氣以緯向環流為主,南北溫差小,冷空氣弱,京津冀區域風力小,低層以弱偏南氣流為主,同時出現區域性逆溫,小風靜穩天氣超過20天,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0天以上。
其次,隨著采暖期的結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錯峰生產的各類工業企業恢復生產,在民用采暖排放大幅減少的同時,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顯著增加。其中,水泥建材等行業影響大,污染源排放“此消彼長”。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5%,環比上升1.2個百分點,升至一季度高點,制造業呈現穩中有升態勢。
第三,小風、高濕的氣象條件有利于污染物二次轉化和顆粒物吸濕增長。
柴發合說,從本次污染過程來看,3月30日夜間起,京津冀區域受弱氣壓場控制,持續風力偏小,近地層以弱偏南風和偏東南風為主,太行山以東、燕山以南地區出現風場輻合帶,有利于污染物和水汽在山前一帶匯聚。夜間至次日早晨濕度有所增加,低層有一定的逆溫,氣象條件持續不利。4月1日午后區域偏南風加大,京津冀南部污染程度減輕,但京津冀中部重污染天氣維持。
監測顯示,北京市3月31日至4月2日平均風速僅為每秒1.7米。同時,資料顯示,31日和4月1日的早晨北京地區均有逆溫,非常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天津、廊坊等地夜間相對濕度均超過60%,且地面平均風速均在每秒2米以下,小風、高濕的氣象條件有利于污染物二次轉化和顆粒物吸濕增長。
從顆粒物組分特征看,隨著PM2.5濃度的升高,北京、天津、唐山、新鄉均呈現硝酸鹽濃度和占比顯著上升的特征,重污染期間硝酸鹽占比達到30%至40%,分析主要來自工業和機動車排放氮氧化物的二次轉化。唐山和新鄉的硫酸鹽和元素碳濃度明顯高于北京,表明唐山和新鄉可能還受到燃煤等排放的影響。
柴發合說,從常規污染物相對占比分析,北京市PM2.5濃度出現爆發式增長時,SO2、CO和PM2.5相對占比明顯增加,同時氣象監測數據顯示為弱東南風,推測此時段北京地區受到偏東、偏南方向污染物傳輸的影響。
據介紹,本次污染過程,京津冀區域共10個城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其中,石家莊、唐山、保定等8個城市啟動橙色預警,北京、天津啟動藍色預警。預警應急措施主要包括工業企業停限產、限制部分高排放機動車和非道路工程機械使用、停止建筑施工土石方作業等。
最新預報顯示,預計4月2日夜間至3日凌晨,受冷空氣南下影響,污染自北向南逐步緩解,但部分地區可能受短暫沙塵天氣影響,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有所升高。3日,此次污染過程基本結束。(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京津冀 重污染預警 春季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