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臺北故宮開展“假畫集團”
明清時期,論及中國最大的書畫造假中心,或非蘇州莫屬。蘇州的假畫制作規模之大之廣,流散極多,這些假畫都統稱為“蘇州片”。
據悉,4月1日起,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舉辦“偽好物:16—18世紀蘇州片的影響”特展。
屆時,唐人《明皇幸蜀圖》、蘇州片《清明上河圖》、黃彪(實為王彪)版的《畫九老圖》、三件《上林圖》以及冷枚的《仿仇英漢宮春曉圖》等一并展出。“偽好物”一詞源自北宋大書畫收藏家米芾(1052-1107)對一件傳為鐘繇《黃庭經》的評價。他認為這件作品雖然是唐代摹本,然而因臨寫極佳,遂以“偽好物”稱之,肯定這件摹本的藝術價值。
此次特展以“偽好物”為題,呈現一批頗具水平、制作于十六到十八世紀、與蘇州風格相關的偽古書畫作品及其影響。
明萬歷年間至清代中期,蘇州山塘街專諸巷和桃花塢一帶聚集著一批民間作畫高手,專以制作假畫為業,這類冠上唐、宋、元、明書畫名家頭銜的偽作,無論品質精粗,在近代籠統地被稱為“蘇州片”。由于它們被視為贗品,即使大量存在于公私收藏中,卻長期受到忽略。談及蘇州片,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明末清初非常爛的偽作。事實上,即便是蘇州片也有檔次之分。
書畫鑒定家楊仁愷談及蘇州片曾說:“對蘇州片的概念似宜分別對待,不當一概排斥。這些年來看過不知多少此類的作品,確有佳品,有不亞于二三類畫家的,如果長此收藏起來,不加研究和展出,未免可惜。”
展覽中,最令觀眾好奇的是《清明上河圖》的版本。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是蘇州片中特別熱門的一個模仿題材,傳世不下二十件,幾乎可稱為量產。僅在在臺北故宮,與《清明上河圖》相關的作品就有七件。而蘇州片《清明上河圖》則拉開了展覽序幕,備受觀眾矚目。
事實上,在這些蘇州片《清明上河圖》里,受仇英畫風影響的最多。它們并未復原張擇端那版《清明上河圖》的北宋生活,而是像仇英所畫的那版一樣,要呈現明末的城市生活。
除了《清明上河圖》,仇英的《漢宮春曉圖》也是是當時人氣非常高的蘇州片范本。同時展出的一件(傳)明仇英《百美圖》卷,就模仿了《漢宮春曉圖》。它有著典型的蘇州片美女圖式風格,更華麗也更用心,在建筑、衣物上都裝飾了極為細致靚麗的紋飾——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
(傳)唐周昉的《麟趾圖》卷和(傳)五代南唐周文矩的《荷亭弈釣仕女圖》軸中,就摘取了各種仇英《漢宮春曉圖》中的圖式與元素,明明滿眼都是“仇英”,但他們卻隨心所欲安上了各種朝代的作者。并且,這些蘇州片還對清宮院畫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清代冷枚有一卷《仿仇英漢宮春曉圖》,雖是仿仇英題材的作品,但畫面完全不是仇英那種清雅風格,而更趨向于蘇州片的品味。丁觀鵬的《摹仇英西園雅集圖》軸是根據一件蘇州片的白描作品——(傳)明仇英《西園雅集圖》而繪制的。
在清代,來自蘇州畫坊的仿古作品,顏色鮮艷、細節豐富,一時形成了消費熱潮。
仇英(左圖)與冷枚(右圖)《漢宮春曉》的比較
它們不但在江南備受歡迎,甚至成為了許多親王與大臣呈獻給皇帝的禮物。在許多進入清宮的蘇州片上,甚至還加蓋了“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的帝王印璽。可見,它們為皇帝所喜愛。
蘇州片有非常典型的一些特點。畫工們大多使用產自蘇州虎丘、山塘等地的一種細絹;放大畫面細節會發現,他們會用更多更繁復的細節來裝飾其中華麗的物品。
蘇州片畫工最有名的當屬黃彪(實為王彪),傳說王世貞的父親王忬為蒙騙嚴嵩父子而命黃彪畫過一卷《清明上河圖》,若不是裝褙匠告密,其偽作難以識別。這次黃彪仿制《畫九老圖》也在展覽之列。畫風細膩繁復,設色明麗鮮艷。
如黃彪一樣的畫工們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在蘇州片上的款署都是古代名氣最大的畫家。仿青綠山水的,就署唐李思訓、李昭道、宋趙伯駒、元趙孟頫、倪瓚、明文徵明……也有不施色的,多是托白描大家李公麟的名頭;工筆設色花鳥畫,就署黃荃、徐熙……作偽做全套,甚至還會仔細配上著名文人的題跋和印章,以增加其真實感。
此次特別展出的唐人《明皇幸蜀圖》所畫的唐代青綠山水,就成了當時蘇州片所吸收的對象。比如,畫面中,山體以石青、石綠畫成,線條比較方折;山間白云繚繞,既有大場面,又有敘事性的小人物在里面,他們有的正在騎馬趕路,有的正在休息……這些都成了蘇州片山水畫中所大量發揮的特征。
此外,臺北故宮此次還特別展出了一件仿沈周《畫韓愈畫記》卷的蘇州片作品,很是難得。通常我們在蘇州片里看到學唐寅、仇英最多,以沈周風格去畫蘇州片很少見。沈周落筆迅速,又不像仇英這般細麗,模仿難度比較高。在這件《畫韓愈畫記》可見,山石是明顯的沈周風格,而人物等細節的畫法則更為細膩,畫法老練,是蘇州片的一貫做法。
題材繽紛且為數眾多的“蘇州片”,正反映出明末清初“古物熱”與書畫消費蓬勃的氛圍。藉由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明末清初“偽好物”,可以展現當時商業作坊如何以古代大師為名,進行再制,同時藉用文征明(1470-1559)、唐寅(1470-1524)、仇英(約1494-1552)等蘇州名家的風格來響應這波需求,提供消費者對于著名詩文經典或討喜吉慶主題等種種的活潑想象,打造出許多如《清明上河圖》、《上林圖》等熱門商品。
如今,全球公私機構都藏有蘇州片這樣的偽作,譬如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也藏有三件《上林圖》,他們在網站上都大方承認。
臺灣師范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林麗江是這次展覽策展人之一,在文章里她寫道,如今研究時空與過去已完全不同了,“如果大家能夠在畫作前面,細細地刊看出這些畫的佳處,畫家用心經營之處,這些畫就是‘好物’,從看畫中得到的快樂,也應該是真實不偽。”
此次展覽策展人之一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研究員邱士華也表示,“偽好物”的靈感,其實來自北宋大書畫收藏家米芾(1052-1107)對一件傳為鐘繇《黃庭經》的評價。那件作品雖是唐代摹本,但因臨寫極佳,米芾便以“偽好物”稱之,肯定這件摹本的藝術價值。這些商品時代制作精良的蘇州片,亦然。臺北故宮此次集結了這一批頗具水準、制作于16-18世紀、與蘇州風格相關的偽古書畫作品,試圖告訴觀眾——雖是“偽作”,仍有“好物”。
編輯:楊嵐
關鍵詞:蘇州 仇英 臺北 清明上河圖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