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貴州省政協圍繞全省調減500萬畝玉米協商建言
貴州正在進行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著力點是大力調整糧經比例,主抓手是大幅調減玉米種植面積。
資料圖 新華網
全國農業領域的“去庫存”始于2015年,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貴州正是非優勢區玉米種植地區之一。玉米種植技術簡單,曾在一段時期內,為解決溫飽問題立下功勞。但玉米種植經濟效益低,對于仍然有著280余萬貧困人口的貴州,繼續大規模種植玉米,不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就難以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玉米種植對生態的破壞不容忽視,人們早就發現,種植玉米帶來的水土流失比種植其他作物都要嚴重。繼續大規模種植玉米,會危及貴州生態發展底線。
新時代,加快脫貧攻堅步伐,保護好貴州的綠水青山,要開啟鄉村振興的新征程,必須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培育農村產業發展新動能。貴州省高度重視,下了很大力氣、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今年的貴州省委農村工作會、省委1號文件、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都對調減玉米種植做了安排部署。
2018年,貴州的目標是,把玉米種植面積從1100萬畝調減到600萬畝。
這一戰略任務怎么完成?3月27日,貴州省政協召開常委會議,圍繞“堅決打好玉米種植調整硬仗,調優糧經種植結構”重點專題進行協商。
為確保協商質量和成效,3月初,由省政協農業農村委牽頭,與經濟委、提案委、智力支邊辦共同組成3個調研組分赴遵義市、畢節市、銅仁市共6個縣(區)深入調研。
為打好玉米調減種植硬仗,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提出產業選擇、農民培訓、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方式、產銷對接、利益聯結、基層黨建“八要素”工作法,強化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調研中,委員們了解到,全省各地區以“等不起”的責任擔當,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推進農業結構,探索了有益經驗。同時,在調研中也發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李月成委員說,為了答好“不種玉米,種什么養什么?”這道民生扶貧的題目,他們通過調研認為,玉米調減后,要立足現有優勢產業,種好茶葉、中藥材、優質蔬菜、精品水果和食用菌,整合全省資源組建相應特色農產品集團,形成“軍團作戰”優勢。
“一些地方調整種植結構后,基礎設施不完善、不配套的情況不容忽視。”金小麒委員在銅仁調研時發現,發展經濟作物,需要更高水平的耕地基礎設施作保障,但部分需要調整的耕地存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適應結構調整需要,形成對規模化、標準化農業產業發展的制約。
張志宏委員認為,在較偏遠以及勞動力年齡偏大的村寨,觀念轉變有些慢,他們認為種玉米簡單,投入不高,怕改變。調研組也看到了產業結構調整中,科技支撐和人才投入不足的問題,農村實用型、技能型、經營型人才缺乏,現有的農技人員中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不適應發展需要。
“蔬菜、食用菌生產周期短、見效快,但市場風險大。經果林、中藥材周期長,農民近期難有收益,要做好產業統籌和規劃?!?/p>
“完善農業產業基礎設施,夯實產業發展條件。”
“統籌涉農部門、科研院所、農業企業等技術力量,加大農村適用人才技能培訓,強化種植結構調整中的技術保障和人才支撐?!?/p>
……
調研組給出了一條條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省政協的調研形成了很好的成果,對我們的工作指導意義很大。”貴州省副省長蒲波在介紹相關情況和聽到協商意見時說。
把農村產業發展起來,不僅關系著貴州全省280萬貧困群眾脫貧,而且關系著2000萬農民能否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小康路。省政協主席劉曉凱向委員們提出希望:“我們要從政協的角度、從委員的角度做好解疑釋惑、春風化雨、理順情緒、凝心聚力的工作,凝聚起推進玉米調減、結構調整的廣泛正能量。要發揮政協組織聯系廣泛的優勢,廣泛動員民營企業和商會協會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聚焦發力。要開展協商監督,為玉米調減、結構調整建好言、出好招、獻好策。”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玉米 種植 調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