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日喀則:科技讓“三農”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8年04月02日 13:44 | 來源:西藏日報
分享到: 

近年來,日喀則市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線,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一心兩翼三支撐”的創新思路,經濟發展實現了大跨越。

科技,引領日喀則市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與地位日益凸顯。

科技為特色農牧業發展助力

走進日喀則市謝通門縣珠峰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范園,專門的生產車間、產品研發部門、推廣部門,讓人不禁驚嘆:真的是好前沿吶!

作為一家生產、加工、銷售食用菌為主的生物科技示范園項目,目前,該示范園已可實現日生產食用菌菌包1萬袋、出菇200—300公斤,種類包含香菇、平菇、雞腿菇等19個食用菌種。

“我們將不斷開展產品研發,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爭取幫助更多貧困農戶獲得更多的利潤產出。”該示范園企業負責人張琦告訴記者。

近年來,日喀則市加大對青稞、食用菌、蔬菜、草業、肉羊等技術的推廣運用和高產技術集成示范入手,讓科技創新支撐特色農牧業發展。據統計,2017年,全市立項的各級科技項目共32項,項目資金累計1168.04萬元。

去年,由山東省科技廳牽頭研究的“青稞醫用食品研究與開發”項目,為日喀則市增加青稞附加值、延伸青稞產業鏈提供了基礎數據;

在東北農業大學的幫助下,日喀則市目前正在積極銜接高原綠色奶制品加工、崗巴羊產業技術扶持與品牌化建設、高原牧草青貯加工技術集成與示范等項目;

……

科技,正讓日喀則的高原特色農畜產品走上超市貨架,邁入千家萬戶。

科技成為轉變農牧民觀念的利器

要讓科學精神落地生根,關鍵是要讓科普惠農興村。

近年來,日喀則市穩步推進科普示范鄉鎮建設,發揮基層科普設施、各類科普基地和科普帶頭人的作用。

白朗縣巴扎鄉的扎西旺拉是當地有名的蔬菜種植“土專家”,作為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他先后參與編寫《藏青2000栽培技術》《溫室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等系列的技術手冊,積極投身農牧業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應用,為當地農牧業生產發展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

“科技是改變農牧民的思想利器,只有掌握了科學種植蔬菜技能,才能實現高產高效!”扎西旺拉如是說。

據了解,2017年自治區強基惠民送科技行動計劃項目已覆蓋日喀則市18個縣區34個鄉鎮41個行政村,示范帶動農牧民1311戶,預計每戶增收500元,基層技術培訓3937人。一年來,日喀則市動員和鼓勵科技特派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職業農民等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深入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目前,日喀則市科技局聯合市財政局、工信局、商務局等部門積極申報科技小微企業創新示范城市,牽頭做好特色產業基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建設,積極培育一批自主創業實體。

科技,正促進農牧民創新創業的低成本、專業化、便利化和信息化。

科技改變了農牧區落后面貌

日喀則市區沿著318國道前行45公里,桑珠孜區江當鄉的“光伏小鎮”就映入眼簾。343棟新落成的藏式樓房色彩艷麗,樓頂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顯眼。

343戶安置房是光伏小鎮第一期工程,到明年上半年這里將安置2000戶搬遷戶。按照桑珠孜區打造“光伏發電+設施農業+畜牧養殖+休閑觀光+光伏儲能+光伏扶貧”發展模式,這里將打造成自治區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計劃投資280億元,設計總規模2000兆瓦,占地面積6.5萬畝,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光伏產業園區。

談起變化,不得不提起昂仁縣如薩鄉查瓊村,這是我區一個偏遠的牧業小村。入夜,這里明亮的路燈照著寬敞的馬路,人們勞作一天后唱起悠揚的牧歌。

黨的十八大以來,查瓊村依托科技發展畜牧業,全村修了水泥路、有了太陽能路燈,有些群眾還買了皮卡車、摩托車,出門再也不是遙遠的夢。

科技,正在改變藏鄉的面貌,無論是城市近郊還是偏遠牧村。

“下一步,我們還將大力組織推廣先進實用的種植、養殖、特色加工等增收增產的新技術、新品種,接長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的手臂。”日喀則市科技局局長郜鳳琴告訴記者。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科技 日喀則市 示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精品视频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 | 中文字幕欧美视频77 | 欧美v亚洲v中文v日韩v专区 | 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