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農村學校里的“智慧課堂”
新華社銀川3月30日電(記者于瑤、楊澤)“請問寬口井那邊的同學們,你們認為哪些形狀是對稱的?”聽到來自170公里外的寧夏銀川市二十一小學美術老師的提問后,穆亞楠把小手高高舉起,“我認為‘蜜蜂’的樣子是對稱的”。話音剛落,她便得到了來自銀川、中衛兩地老師與同學的掌聲。
從2015年開始,寧夏中寧縣寬口井中石油希望學校與銀川市二十一小學結成幫扶對子,共同搭建在線課堂。突破時間、地域的限制,移民學生和教師可以隨時觀摩到自治區重點小學的課程,實現異地同步互動。
“能和銀川的小朋友一塊兒上課我覺得很有趣,和老師隔空互動真的特別激動。”穆亞楠不忍放下手中的畫筆,十分開心。在這間現代化特征鮮明的“在線課堂”教室中,穆亞楠和班上47名同學一樣聚精會神地握住手中的畫筆與畫紙,不時高聲回應屏幕里老師的提問,在同步授課中感受“美術課”的魅力。
“互聯網+教育”推動了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粉筆、教案、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逐漸向“寬帶、視頻、遠程教學”的現代化教育手段轉變。網絡教育、信息共享的介入,縮小的不光是城鄉學生間的成績差距,更是心理差距、素質差距和思想差距。
“要以城市眼光辦好農村教育,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促進城鄉教育公平、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和效益的著力點?!毙iL萬占文說,自啟動信息化示范校建設以來,目前,學校已經建成“在線課堂”“智慧課堂”“錄播教室”,27個教學班全部安裝了多媒體電子白板,寬帶網絡、優質在線資源全覆蓋。
學校語文兼美術教師張秀萍站在教室一旁,和學生們一起認真“聽課”。她告訴記者,信息化教育不僅豐富了山村孩子的精神世界,也有力提升了山村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我們既是老師,也是學生,通過學習名校老師的授課思路與方式,參與學校雙方組織的線上線下評課等教研活動,促使我們快速成長?!?/p>
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課堂教學外,信息化設施還應用在該學校學生的養成教育上。針對移民學生習慣養成較差的實際情況,學校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組織學生觀看養成教育的相關視頻,并在智慧教室組織知識競賽,學生利用平板電腦作答,讓傳統文化和現代信息技術融合。
不過,萬占文坦言,作為農村學校,受限于資金有限、基礎薄弱、合作機制不成熟等因素,學校在信息化教育發展過程中仍面臨網速慢、資源共享常態化難以保證等困難?!跋M麌矣嗅槍π缘丶哟筘毨У貐^的教育扶持力度,鼓勵以‘互聯網+’方式對接城市名校,促進農村教師成長、農村學生成才,進一步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實現新發展。”
編輯:秦云
關鍵詞:農村學校 智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