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唐蕃古道商貿重鎮的新生與心聲——春日走訪玉樹城區側記
新華社西寧3月28日電 題:唐蕃古道商貿重鎮的新生與心聲——春日走訪玉樹城區側記
新華社記者毛磊、李亞光、冀澤
春日玉樹,枯草返綠,天朗氣清。當代山腳下的三江源民族商貿中心前,昂文尼瑪模仿父輩經商時招徠生意的模樣,一邊喝著酥油茶,一邊大聲唱著藏歌。
27歲的昂文尼瑪告訴記者,玉樹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玩“過家家”就會做生意。千百年來,類似的情形在這座位于唐蕃古道的商貿重鎮里,每天都在上演。
公元7世紀,唐朝文成公主攜隨從入吐蕃和親,途經如今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結古鎮。此后,這條道路上往返的藏漢商人越來越多,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結古鎮也漸漸發展為青海藏區規模最大的商貿重鎮之一。
“直到今日,一些沿襲千百年的商貿圖景仍被完好保留。”昂文尼瑪說,隨著與內地交流交往交融的進程不斷加快,當地的一些商貿元素近年來也悄然變化。
來自湖北武漢的李江在玉樹市做蟲草生意已有3年,他告訴記者,如今在玉樹做生意,首先要連接名為“和美玉樹”的政府公共免費無線網絡,其次要通過二維碼互加好友、掃碼付款。交易完成后,平日里大家還要在聊天群和朋友圈中分享行情。“這些都是一名本地商人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崩罱腴_玩笑地說。
“傍晚,年輕商販收攤后,大多會騎共享單車回家?!崩罱f,迎著高原的夕陽和清新空氣,帶著一天的辛勞所得,和沿途的熟客朋友打打招呼,這已經成為“圈子里”的時尚。
“感覺這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同內地差不了多少。大城市有的,玉樹都有。”來自北京的游客李雨晗告訴記者。
多杰桑周是土生土長的“老玉樹”,今年59歲,曾是一位牛皮商人。看到如今年輕人的經商、生活方式,他連用“不敢想”“不敢信”“不敢試”來形容。多杰桑周說:“玉樹地震后短短幾年,這座古老的高原商貿小城,已經有了現代都市的樣子。這一切都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的幫助和援建?!?/p>
援建者的恩情,成為玉樹不少年輕人奮斗的動力源泉。30歲的尕松成林是玉樹青年創業聯盟的負責人,他目前在指導孵化20多家小微企業的同時,還經營著一家藏文化產品電商企業。幾年前,當看到十多位浙江籍援建工人努力克服缺氧,在街邊廢墟中揮灑汗水時,他為家鄉發展而自我奮斗的熱情第一次被點燃了。
36歲的索南巴久是玉樹州人民醫院兒科的一名醫生,跟隨北京市對口幫扶專家學習多年后,醫術有了很大提高?!霸谌珖脑ㄏ?,我們不僅有了最先進的醫療儀器,還學習到與之相匹配的醫療技術。去年,醫院建成全州歷史上首個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看到一個個病情危重的孩子痊愈出院,我在感恩之余也常感到驕傲?!彼髂习途谜f。
老人們的感恩之情,更加刻骨銘心。85歲的更卻求培家在玉樹市瓊龍小區,居住在水電暖一應俱全的樓房里,他身患多年的風濕病痛減輕了不少。更卻求培說:“我經歷過解放,也經歷過災后重建,黨和國家的好,多的根本說不完?!?/p>
67歲的更求桑丁每天都去嘉那瑪尼石堆轉經,他常為自己的生活而感恩?!坝駱涞卣鸷?,國家投資幾千萬元修復這里受損的經文石刻,讓信眾可以繼續祈福,還使傳統藏文化得以延續。所有的恩情,我在每天轉經時都會一一感謝。”更求桑丁說。
感恩的玉樹人,奮進的玉樹人,幸福的玉樹人……走在玉樹市街頭,人們臉上的神情,似乎都在向記者訴說著一名本地人的快樂與驕傲,和對祖國大家庭的深深熱愛。
“玉樹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都是實打實的,數字足以證明。”玉樹市市長扎西才讓說,與地震前的同期數據相比,如今玉樹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已達震前的3.83倍,固定資產為1.89倍,財政收入2.06倍,社會消費2.12倍,城市居民收入1.5倍,農牧民收入1.87倍。
“震后8年,古老玉樹不但在廢墟中重生,還煥發出新生?!痹鞑抛屨f:“身在這樣一個美好而偉大的時代,沒有什么夢想是不能實現的?!保ㄍ辏?/p>
編輯:楊嵐
關鍵詞:玉樹 商貿 重鎮 唐蕃 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