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規范婚喪宴請宜抓關鍵少數
近日,云南省紀委、監察委下發了《關于規范農村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通知》,明確云南省農村地區除為本人及子女操辦婚事,為直系親屬操辦喪事外,一律不操辦客事,并對婚宴人數、宴請菜品數量及費用做了詳細規定,其中,宴請每桌菜品不超過12個,葷菜不超過6個,每桌費用控制在200元以內等內容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該通知太過嚴苛。(3月22日新京報)
農村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現象,近些年來一直是輿論聚焦的熱點、難點,不少地方從民間到官方都想了很多辦法倡導移風易俗,諸如限制請客對象、宴席數量,甚至對酒、煙、菜品的檔次都提出了明確要求,而由省紀委、監察委發文規范,這樣的層級還不是很多,也足見奢辦宴席風氣已經引起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
然而,多少讓人感到尷尬的是,一邊是對人情債成不能承受之重的抱怨,甚至于辦一次宴席花光數年積蓄的無奈,另一邊卻是對相關部門出臺規定、標準的爭議,有人認為官方不宜管的過寬,有人覺得不能采取硬性強制,有人則質疑某些標準不切實際、不具可操作性,等等。個別地方滅爐火、砸場子的做法更遭至不滿。
云南省此番出臺的規定,輿論反應同樣褒貶不一,如何才能破解這一棘手難題,既能取得效果又能讓大家普遍接受?有關專家指出,要注重長期引導,不宜操之過急,顯然不無道理。而依筆者之見,在宣傳、教育、引導的過程中,要善于抓住“關鍵少數”,或許有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謂關鍵少數,一是黨員干部,他們帶頭做到了,不僅做群眾工作更有說服力,而且增進群眾的看齊意識;二是“有錢人”,那些先富起來的人,出手闊綽、辦事排場大,難免給群眾帶來不良示范,富人不大操大辦,普通人家還會跟風攀比嗎?三是政府部門,舉辦相關慶典活動,也要倡導低調、儉樸,不宜過于追求規模、場面。某些地方動輒搞千人宴,甚至以此申報吉尼斯紀錄,對民間風氣的影響不容低估;還有一個不應被忽視的環節是,影視節目、藝術作品等,要盡量少一些奢華社交場景的描寫和渲染,多些富而思儉之類的正面引導。
抓住關鍵少數,營造崇尚節儉辦事的社會氛圍,促成社會共識和合力,或許比下禁令、搞一刀切、行政強制要管用得多,也更易于為廣大群眾接受,而這就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和基層組織堅持不懈多做過細工作。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宴請 關鍵 規范 婚喪 宜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