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全域旅游新政落地 景點景區向綜合目的地轉型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到來,我國旅游業開始探索新的發展路徑。3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為加快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旅游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意見明確,未來旅游業將從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從景區內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轉變,從部門行為向政府統籌推進轉變,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向綜合目的地服務轉變等。
意見提出,通過建設美麗宜居村莊、旅游小鎮、風情縣城以及城市綠道、慢行系統,為旅游綜合體、主題功能區、中央游憩區等提供支持。同時,依托風景名勝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傳統村落,進一步探索名勝名城名鎮名村“四名一體”全域旅游發展模式。
據全國旅游項目管理系統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在建的旅游綜合體項目2027個,占全部在建旅游項目數量的19.2%;預計總投資52235.7億元,已完成投資12253.2億元,占全部旅游投資的38.8%。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進一步介紹,在旅游綜合體項目中,投資額在100億元以上的大型旅游綜合體項目超過100個,投資額在200億元以上的大型旅游綜合體項目也有數十個。
此外,針對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這一趨勢,意見提出,通過利用傳統村落、文物遺跡及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藝術館、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文化場所,開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動劇場、演藝、游樂、動漫等產業與旅游業融合。在市場主體的培育方面,新政強調,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通過資源整合、改革重組、收購兼并、線上線下融合等投資旅游業。此外,對于旅游企業來說,骨干企業和大型旅游集團應促進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而對中小旅游企業則應該采取扶持政策,引導其向專業、精品、特色、創新方向發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旅游 全域 景區 新政 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