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時時播報 時時播報
福建泉州市長康濤:創新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龍敏 羅欽文)用石墨烯材料制作的運動鞋,一只鞋僅重120克,相當于一袋方便面,還兼具殺菌功能,正準備量產;2000多家企業參與大規模機器人換人工,減少勞動力30%以上,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有所提高。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市長康濤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有著“中國民營經濟大市”之稱的泉州,是東南沿海制造業重鎮,也是全國第二個、福建省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紡織鞋服、建材家居等傳統產業有規模、有品牌、有影響力,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官方數據顯示,泉州紡織鞋服、建材家居等傳統行業產值達90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全市工業總值70%。對于泉州,用高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顯得尤為迫切。
如何推動泉州高質量發展?康濤表示,正積極引導傳統產業跟進新技術擴散應用,主要包括智能化、石墨烯、新一代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等,讓“老樹”不斷發“新芽”。
康濤還介紹,泉州還積極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晉江HDT高效單晶異質結太陽能電池項目在電池中加入石墨烯元素,轉化率比傳統電池提高5個百分點,今年產值預計達12億元。
在傳統制造業進入調整期的背景下,泉州還將發展的目光投向集成電路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康濤說,緊盯全球最近幾年集成電路、半導體等產業發展的窗口期,重點發展三條產業鏈,即以晉華項目為龍頭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以三安高端半導體項目為龍頭的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鏈,以及石墨烯產業。
目前,泉州已建設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按照規劃,預計到2020年泉州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超700億元,到2025年產值規模超過2000億元。
在今年兩會上,康濤也提出建議,將泉州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整體納入國家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支持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體制機制創新是推動泉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康濤說,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將各種創新要素集中到泉州開展創新活動。目前,各大科研院所在泉州設立創新平臺36個。
高質量發展關鍵是人才。康濤介紹,該市開展了一系列企業家培訓工作,最大特色是讓企業家培訓企業家,每年培訓1萬人以上,力爭培育出泉州未來的龍頭企業;針對該市民營企業當前普遍面臨交棒接班問題,以新生代企業家為對象,由知名成功當地企業家親自擔任領航班班主任,實施系統化、定制化的培訓方案;推出了“人才港灣”計劃,解決引人留人難題,營造一流配套措施,建設人才夢想、事業、生活港灣。
康濤還介紹,立足于泉州民間資本雄厚的優勢,發揮政府性基金的撬動作用,努力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先行先試。目前,泉州設立了5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以及集成電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金等,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創新正跑出發展“加速度”。康濤指出,泉州轉型升級已初步進入良性軌道,發展后勁更足,發展質量更好。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