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 讀原創
肖偉代表:以中成藥標準化引領國際化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高楊)今年兩會期間,據網曝中國川貝枇杷膏在美國被賣脫,中國中醫藥的發展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偉建議,加強中成藥臨床評價標準的制訂,以中成藥標準化引領國際化,以提高現代醫學對中醫學理論的理解與認同,以此來推動我國中藥制造邁向高端。
網絡圖片
近年來,國內中醫藥產業發展迅速,中藥制造工業產值已近萬億規模,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不可否認的是,由于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具有不同的理論基礎和醫療模式,顯示出各自不同的治療特點。大多數中藥產品適應癥、功效與主治等仍采用中醫術語,缺少臨床適應癥的準確描述,且內容晦澀難懂,沒有用現代醫學理論做出科學的表述,同時又缺乏系統的現代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數據支撐,以致現代醫學對中成藥無法理解和接受。“加上現有中藥標準體系尚難以保證產品質量一致性,導致我國在中成藥國際標準的制訂上尚未獲得主導權。”肖偉代表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千百年來積累了豐富的防病治病經驗,為人類健康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我國少數具有原創科技優勢的產業領域。
肖偉認為,中成藥要真正走向國際藥品主流市場,我們必須加強中成藥臨床評價標準的制訂,提高現代醫學對中醫學理論的理解與認同,強化以臨床療效明確、安全性可靠為依據,制訂中成藥全生命周期質量標準體系,并以中成藥國際藥品注冊為依托,推動中藥標準“走出去”,搶占中藥標準制訂的話語權。
如何做到以上目標?肖偉進一步建議,要推進“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中藥產業標準化合作共建模式,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中成藥標準群;應大力鼓勵、扶持國際藥品注冊的中成藥品種相關中藥材原料種植基地的標準化建設,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穩定;要優先鼓勵、扶持中成藥國際化品種的企業,鼓勵實施標準化智能制造,推動中藥制造率先步入國際藥品制造先進行;加大美國、歐盟等主流市場中成藥藥品注冊扶持力度,為中成藥進入國際市場提供示范;要建立中成藥國際藥品注冊的協調機制,主導建立遵循中醫理論、符合中藥特點、國際認同的標準體系。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中成藥 肖偉 標準化 中藥 臨床適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