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 讀原創
朱世增委員 :叫停熱捧“高考狀元”之鬧劇
背景鏈接:
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針對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頒布“十項嚴禁”,其中之一是“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呂東浩)“我認為非常好!此類問題已存在多年,雖然現在提出‘嚴禁’已屬亡羊補牢,但還是應該擊掌稱贊。”全國政協委員朱世增談到,有些問題,比如熱炒“高考狀元”現象,僅憑一道“禁令”還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網絡圖
商人獻錢獻房、地方官員登門慰問、扮演游街接圣旨、著名高校為爭奪“狀元”互撕……凡此種種,在朱世增看開,熱捧“高考狀元”之亂象,無非是商家的廣告,造勢的噱頭,不僅暴露出文化之淺薄,還容易在社會上造成“分數至上”的誤導。
何為“狀元”?古漢語中,“元”有“第一”之義。殿試的第一名稱“殿元”,后來通行的稱呼是“狀元”,或稱“狀頭”,其名始于唐時。“狀元”有時是皇帝御批,又稱“天子門生”。朱世增說,一些人眼里的所謂“高考狀元”,不過是中學教師甚至是在校大學生批卷的結果,其實沒有那么風光。“再者說,高考與科舉本就八竿子也打不著,用科舉類比高考,實屬不倫不類。”朱世增解釋,科舉制度是舊時代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考中者或授官或授職,而高考只是為大學輸送新生,兩者不是一回事。
然而,時下不僅文科有“狀元”、理科有“狀元”,而且省里、市里、縣區乃至學校層層有“狀元”。朱世增表示,現在熱炒的所謂“高考狀元”不過是獲取高分的高考生。“但分數不是唯一,更不是第一。”朱世增打比方說,即使古時的真“狀元”,也未必個個優秀。南宋有兩個狀元,都很有名,一個叫文天祥,另一個叫秦檜,前者是民族英雄,青史長留美名;后者是大奸臣、民族敗類,留下的是千古罵名。
“熱捧所謂‘高考狀元’始于個別商家、企業家的逐利行為,其后則有部分媒體甚至官方推波助瀾。”朱世增說,“現在到了該給熱捧‘高考狀元’鬧劇叫停的時候了。”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