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時時播報 時時播報
“免檢產品”陳贛飛:一個全國人大代表的車工生活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鄔慧穎、侯雪靜)他是一個人,卻被同事和同行稱為“免檢產品”。
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江西氣體壓縮機有限公司車工組組長陳贛飛。
走進車間,在一個兩三平方米的空間,一臺機床加一個擺滿小工具的儲物柜,便是陳贛飛奮斗的地方。從這里生產出來的零部件,長的、方的、圓的、扁的,大大小小數百種之多。
“我是名普通的技術工人,一輩子能做好這一件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跟車床打了整整20年交道的陳贛飛說,這是自己當學徒時,一位老師傅隨口說的一句話,自己一直記得很清楚。
1998年,在技工學校學了一年技術的陳贛飛被分配到公司機械加工廠工作,從此,他便與螺栓、螺帽這些“鐵疙瘩”結下不解之緣。
“不要小瞧車工這工作,性能再好的機器,缺少任何一個螺絲都不能正常運轉,我生產出的配件就是保障機械設備正常運轉,和老師教出好學生、醫生治好病人是一個道理。”平時不善言談、有些內向的陳贛飛,一說起自己的老本行,便仿佛是關不住的話匣子。
記者看到,陳贛飛的雙手布滿老繭,還有不少被車床高溫燙傷的疤痕。向他詢問,他卻摸了摸手說:“這是20年工作給我帶來的‘勛章’,它們見證了我的成長。”
手糙,活卻一點不糙。陳贛飛告訴記者,氣體壓縮機里的很多零件都是需要按照客戶需求“個性化定制”,精細度是頭發絲的十分之一,有些復雜的產品甚至要經過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這不容許他有絲毫偏差。
“干這行,還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為了鉆研車工技術,陳贛飛不僅在業余時間參加技術理論學習,還把實踐當作另一課堂,仔細鉆研每一個加工細節,帶著問題學,迎著困難上。在技術創新上,陳贛飛總結出了材質、刀具等多種要素對產品加工效率的影響與規律。通過他的技術革新,公司在加工各種活塞桿、螺母產品上的工效提高3倍之多,經濟效益得到提升。作為車工組組長的他,平均每年完成任務率300%以上,產品合格率達99.98%,帶領小組完成任務率264%,質量合格率99.76%。
從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人成長為技術工匠,從一名黨員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40歲的陳贛飛仍保持著一顆樸實無華的工匠心。
“中國經濟要往高質量方向前行,中國制造要享譽世界,缺少不了一支強大的技工隊伍,我要盡自己所能培養更多高技術工人,培養更多讓人民放心的‘免檢產品’。”陳贛飛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