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女性遇家暴、歧視怎么辦?有這些法律政策保駕護航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8日電(冷昊陽)今天又逢國際婦女節。提起婦女節,大家除了對女性的贊美之外,不乏有人也會流露出對“家暴”、“性別歧視”等現象的隱憂。那么這些問題該如何破解?不妨來看看這些法律和政策,如何為女性的合法權益保駕護航。
反對家庭暴力 不是一件“家務事”
“打老婆是家務事”、“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傳統觀念依然存在;部分基層民警仍然把家暴作為“家務事”,不愿深入干預家暴案件……長期以來,家庭暴力都為家庭的和睦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2016年3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反家暴法》為家暴受害者“撐起腰桿”。
《反家暴法》明確了家暴范圍,即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反家暴法》還提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這也就意味著“同居暴力”也納入其中。
《反家暴法》還提出,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此前有媒體報道,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國各地法院共發出1830份人身安全保護令,成為許多長期遭受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護傘”。
除了《反家暴法》的“保駕護航”,近日,全國婦聯還發出《婦聯組織受理家庭暴力投訴工作規程(試行)》,要求進一步規范婦聯組織受理家暴投訴工作,切實履行婦聯組織預防和制止家暴的法定職責。
這份最新出臺的婦聯組織受理家暴投訴工作規程內容共16條,主要包括了向社會公布接受咨詢和投訴機構的通信地址、電子信箱、投訴電話、工作時間等內容。
破解性別歧視 助力女性職場發展
前段時間,云南省某醫院在招聘中規定“男性畢業生可考慮優先錄用”引起了爭議。無獨有偶,近日,一女性員工在孕產期間被辭退的新聞也被廣泛討論。
在社會關注的聲音之外,女性在職場上的合法權益也有法律在“保駕護航”。
根據《就業促進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就業促進法》還規定,用人單位錄用女職工,不得在勞動合同中規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
此外,《婦女權益保障法》則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
除了法律對職場女性合法權益的保護,多地還推出了幫助女性就業的一系列措施。
如,天津從今年起實施“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增強婦女就業能力;四川于去年底啟用居家靈活就業孵化園,開展各類女性素質提升培訓等。
31省份延長產假 生育福利有保障
說到女性最為關注的話題,生育類話題一定“榜上有名”。尤其在“全面兩孩”政策全面落地后,女性在生育過程中可以有哪些福利待遇保障,受到社會關注。
2016年,新修改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符合法律法規生育子女的夫妻,可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其他福利待遇。
對此,各地普遍修改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將產假調整為“國家規定假期98天+生育獎勵假”。記者注意到,目前31個省份都已延長了產假。延長后,各地產假最短的也達到了128天。
此外,隨著“兩孩”政策的出臺,使得越來越多的育齡婦女享受到了生育保險待遇。截至2016年底,中國生育保險待遇水平達到人均15385元,比2012年增加4098元,年均增長8.1%。
破解“三點半難題”、“入園難”等教育難題
小學生放學過早的“三點半難題”給媽媽們接孩子帶來了諸多不便,也引起了社會關注。在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此問題作出了回應。
陳寶生指出,去年2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解決這個問題的通知,一年來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緩解。已經有25個省份下發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實際的政策措施。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已經摸索了一些比較可行的、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陳寶生還表示:“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一是總結成功經驗,加以推廣;二是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三點半難題涉及的相關政策問題。學校周圍野蠻生長的這些托管班,要進行治理,加以立法,至少是用行政法規加以解決。”
除了“三點半難題”,如何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也一直是媽媽們關注的熱點,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面對新一輪入園高峰,又該如何破局?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的《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到80%左右。
編輯:曾珂
關鍵詞:女性遇家暴歧視怎么辦 法律政策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