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發布會>第七次發布會>發布會消息 發布會消息
肖捷:我國目前稅收以間接稅為主
3月7日上午8時50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邀請財政部部長肖捷,副部長史耀斌、胡靜林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7日上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肖捷,副部長史耀斌、胡靜林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記者會現場。新華網 中國政府網 翟子赫攝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人民網記者 張啟川 攝
人民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我國率先大幅減稅降費,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大力減稅降費的背景下,2017年財政收入增長7.4%,依然實現了較快增長。請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關于2018年減稅降費政策能否再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謝謝。
肖捷:謝謝你的提問,你提的這個問題也是記者朋友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這里我想告訴大家,經濟是財政的基礎,財政收入狀況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發展態勢。一般說來,財政收入的態勢是與經濟運行態勢正相關的。大家都知道,去年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邁上了80萬億元人民幣的新臺階,同比增長了6.9%。經濟活力不斷增強,企業效益也不斷改善,這是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條件。其中也包括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漲較快,直接帶動了按現價計算的相關稅收快速增長。
這里我還想告訴記者朋友,我們國家目前的稅收是以間接稅為主,稅收收入對工業品的價格是比較敏感的,受其影響,對稅收收入增長的變化也比較直接。近幾年連續實施“放水養魚”的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培植和發展新的稅源,這為財政增收提供了源頭活水。應當說,去年國內外的需求也出現回暖,進口的商品量和價格都出現增長,這也導致我們國家的進口稅收相應增加較多。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