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發布會>第五次發布會>發布會消息 發布會消息
何立峰:兩年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2億噸
3月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就“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6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就“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翟子赫 攝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6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就“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杰 攝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6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就“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勇。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杰 攝
何立峰:二是去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非常之大,前所未有,但是波瀾不驚,在結構調整上表現出來新興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8.8%,這就使第三產業在三產當中的比重達到51.6%。同時,其他的各項指標增長速度也都比較好,結構性調整有非常大的進展。另外,“三去一降一補”是去年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點任務,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化解過剩產能達到了5500萬噸,連同2016年的6500萬噸加在一起,兩年化解了鋼鐵過剩產能1.2億噸,而且全部取締了地條鋼,這非常了不起,使鋼鐵行業的結構發生大的變化,優勢產能得到更好地發揮。比如煤炭去年化解2.5億噸,連同2016年化解了2.9億噸,總共實現了5.4億噸,南方年產9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和北方年產15萬噸以下的小煤礦正在加快退出,這就保證了環保條件比較好的、單位產出比較高的優質大型煤礦產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電力也是如此,像煤電,去年淘汰了一批30萬千瓦以下的耗煤量比較大的煤電企業,根據整個電力的形勢,還停建緩建了一批,加在一起超過6500萬千瓦。鋼鐵、煤炭去產能和防范煤電過剩所采取的一些措施,為下一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一個示范樣本,像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等,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產能,關停一批不適合未來發展需求的產能,另一方年大力發展一批新的產能,在潛移默化、波瀾不驚中實現華麗轉身,我相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編輯:張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