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用書卷氣給自己賦能
唐代文學家段成式有言:“人不讀書,其猶夜行。”意思是說,缺少知識的更新,沒有過硬的學習能力,一個人就會像在黑夜行走一樣茫然。放在當下來看,這句話不但沒有過時,反而愈顯深刻。
黨的十九大報告莊嚴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處身新的歷史方位,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領導干部沒有廣博的學識、缺少寬闊的眼界,就難以洞察時勢、多謀善斷、駕馭全局,更別說當好“施工隊”,掌握主動權。“一息尚存,絕不松勁。東風得勢,時代更新,趁此機,奮勇前進。”越是形勢向好,越要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可以說,只有把教育延長為終身學習,不斷擴大知識的外延增量、優化思想的內存容量,提升專業化、創新性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順應時代要求、承載歷史使命、創造嶄新業績。
學愈博則思愈遠。如今,一些領導干部不善為、不會為、不敢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少知而迷、少思而怯。所謂“少知”,是說部分領導干部習慣于用舊思維解決新問題,用單一的手段解決多元化的訴求,結果往往陷入“做得越多,錯得越多”的泥沼。所謂“少思”,是說觀察問題缺少深度分析,解答問題缺乏獨到見解,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面對復雜局面,自然拿不出有效辦法。成大事需要大智慧,少知也好,少思也罷,說到底,問題都出在不會學習、不善學習上。
毫無疑問,讀書學習,絕不是去琢磨官場的“潛規則”、庸俗的“關系學”,而是在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里尋找謀事之道、治事之策、成事之法。知識的更新,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要“轉識成智”,將知識內化為思維的方式、理論的素養、自身的本領。比如,很多領導干部在讀書看報時,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案例。一方面,案例學習,本身就是增長見聞、開闊視野的一種方式;另一方面,通過分析、解剖案例,并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比較,也是從不同的角度、側面來思考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讀書不僅要善于博采各家之長,更要內化于心,將知識增長的“勢能”轉化為開拓創新的“動能”。
除了“讀什么書”,“怎么讀書”的問題,同樣重要。現代社會,時間是生活最稀缺的資源,對于領導干部而言,也不例外。如何把精力分配好,做到在忙中有所超脫、有所沉潛、有所積淀?曾經在一本書中讀到,1931年,徐向前作為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創造性地采取了“集中兵力,外線出擊,圍點打援,各個殲滅”的方針,粉碎了敵人的圍剿,鞏固了根據地。這樣的方針,對于讀書而言,同樣適用。“集中兵力”,就要以實踐作為指南針,將讀書學習集中到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最需要提高的本領上來,一步一個腳印,“各個殲滅”;“外線出擊”,就要在聚焦關鍵問題的同時,找到新趨勢、看到新問題、補充新知識,“圍點打援”。如此,讀書才有方向,我們也才能不斷在學習、實踐的雙向循環中,積累可靠、管用的實踐智慧。
哲人有言:“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鍥而不舍地讀書學習,持之以恒地用書卷氣給自己賦能,我們必能在實踐中鍛造擔當的寬肩膀,練就成事的真本領。
(作者為鹽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讀書 學習 用書 書卷氣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