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落地生根

2018年02月26日 09:54 | 作者:程兆君 | 來源:民建中央網站
分享到: 

圍繞三大任務 突出六個結合 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睋P州作為大運河成功申遺的牽頭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圍繞大運河的保護、傳承、利用三大任務,加快推進揚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有可為。

一、 圍繞“三好”要求不偏頗

1. 聚焦關鍵環節抓“保護”。重點圍繞運河沿線重要文物保護和修繕、運河生態改善和運河沿線環境的治理等環節,列出任務項目清單,制定行動計劃。一是繼續推進運河文物資源調查,將其中價值較高、類型稀缺的運河遺產及時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二是將運河文化帶建設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結合,加快沿線生態修復和生態中心、生態廊道建設。三是積極開展運河沿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文化街區綜合整治工作,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

2. 狠抓挖掘整理促“傳承”。一是深入研究大運河文化帶歷史文化內涵,收集和保護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運河沿線非物質遺產及其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工作,有力弘揚傳承揚州優秀的運河文化。二是加大運河沿岸傳統手工技藝、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習俗等鄉土特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保護力度,挖掘更多能夠傳誦的“運河故事”。三是通過各類媒體渠道、各類博物館、考古現場等,利用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等傳播表現形式以及運河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等各類活動,發揮運河遺產的教育、展示功能,讓更多人認識到運河文化遺產的價值。

3. 堅持科學審慎優“利用”。堅持以保護歷史原真性、風貌完整性、生活延續性為準則,以敬畏之心和科學態度,在正確處理好保護遺產與發展的關系、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的基礎上,審慎推進大運河利用。一是充分考慮運河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運河遺產的多種保護利用模式,推動沿線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生活中承擔科學、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充分發揮其豐富的內涵和價值,促使其生命力得到延續。二是從全市層面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發揮好運河重要的水利、交通樞紐以及生態旅游等作用,促進合理利用,將文化魅力轉化為經濟動力。

二、 突出六個“結合”抓推進

我市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必須要聚焦目標,圍繞文化帶、生態帶和旅游帶建設,全面梳理大運河揚州段的歷史、自然、人文、生態、旅游等資源,打好歷史名人、鹽商漕運、水利工程等揚州“特色牌”,并與文化、生態、水利、交通、旅游體育、特色小鎮等項目建設相結合,以點帶面、以珠串線,打造生態長廊、文化長廊和經濟長廊,迅速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行動”。

1. 堅持與文化保護相結合。一是繼續推動文物保護。深入實施大運河揚州段沿線重點文物搶救保護,有計劃、有步驟地修繕、整治和展示鹽宗廟、盧宅、汪魯門、邵伯古堤、個園等具有典型運河遺產價值的文物點。在揚州市區新建或改建一批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展覽館和主題公園,在運河沿線打造一批展示運河文化特別是水工文化的綜合性園區,構建“一館多園”的保護展示體系。二是充分發揮AR、VR等高新技術在保護管理展示工作中的應用,充分展示大運河的歷史發展風貌,提高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的科技含量。三是把文化投入的重點轉移到技術裝備上來,加強文化產品孵化器建設,利用高新技術和實用技術對文化產業進行改造,提高文化產品生產和文化服務手段的裝備水平和技術含量,做大做強漆器、玉器、手工業、玩具等傳統文化產業,重點提升設計創意能力,向個性化方向發展 ,從而推動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文化創意和設計產業快速發展。

2. 堅持與生態治理相結合。一是以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河湖濕地生態系統和生態廊道功能為保護重點,推進沿河濱岸帶生態修復,減少農業污染,嚴格控制“七河八島”等關鍵區域開發強度。二是科學劃分里下河沼澤濕地、水網、農田、林網地區漁業、水禽養殖、水生經濟作物種植等濕地資源開發利用空間,并逐步實施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溝通河湖水系,恢復連片湖蕩水面,從而恢復濕地滯蓄能力和健康水文循環。三是著力實施一批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大力推進良好湖泊保護,實施“三退三還”工程,對區域船廠、沙石碼頭、混凝土攪拌場等搬遷并實施生態修復。加快公園體系和生態中心建設,實施公園體系“111”行動。開展村莊、等級公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周邊綠化提升,加快建設生態廊道和生態安全屏障。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嚴控面源污染,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生態建設城鄉區域全覆蓋。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一批污水處理廠和配套污水管網,新建高郵、寶應垃圾焚燒廠工程,提升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能力。

3. 堅持與水利建設相結合。一是興修水利與水利遺產點保護相結合,科學規劃運河沿線的水利建設,重點研究規劃好如何通過新一輪的水利建設,將運河沿線的水利遺產點保護好、展示好。二是用好水工建筑遺產。京杭運河水工建筑遺產是人類馴服水害、改造自然能力的體現,具有非凡的工程技術科學價值。此外,其本身往往具有優美的建筑造型,與周圍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從而成為別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具有設計成為各種旅游產品的可能。比如,通過邵伯船閘,可以看到我國船閘的發展歷史。邵伯船閘的發展,經歷了東晉太元年間的謝安筑埭,到唐代的“斗門”、宋代的“二斗門閘”、清代的“人字門船閘”、解放前的“新式船閘”,直到今天的兩座大型的復線船閘以及正在擴建三號船閘,一座船閘,就是一部中國船閘發展史。三是進一步提升運河沿岸水利配套標準。加快實施南水北調水源地、淮河入江水道治理等水利工程。加固沿河兩岸堤防,提高大運河沿岸防洪排澇能力。鞏固里下河外圍防洪工程,按南水北調規劃水位對沿河東堤進行加固除險;按10年一遇除澇標準整治里下河骨干河網,全面改善該地區的引排條件;實施沿運灌區節水改造和尾部水源調向工程,提高農村節水能力;進行沿淮洼地的治理,整治內部河道、改造新建排澇泵站,恢復提高圩區排澇能力,解決因洪致澇問題;實施重點經濟區防洪工程,按50年一遇標準建設高郵、寶應城市外圍防洪工程,并以擋御歷史最高水位不破圩為目標,進行重點集鎮圩、人居圩的防洪安全建設。

4. 堅持與交通建設相結合。新一輪縣鄉道路改造和交通骨干工程要與運河沿線遺產點展示、旅游體育資源項目的挖掘打造相結合。一是加快實施一批交通骨干工程。實施連淮揚鎮鐵路、淮江大道南延、611省道沿湖大道等區域內公路網工程,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區域內骨干道路的建設,打開里下河腹地與沿江地區的直接通道,構建與京滬高速、京杭運河有機銜接的骨干道路網絡。二是加快縣鄉公路改造,實施農村通達工程,形成四通八達、高效流暢的交通網絡,在縣鄉道路改造過程中,充分考慮運河沿線遺產點、旅游體育項目的開發建設需要,如加建自行車道和步行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高速公路與沿運河主要遺產點、旅游景點的快速銜接。三是加快運河航道的整治和升級改造,重新發揮黃金水道的作用,調整和加強沿運港口泊位建設,進一步提升京杭運河的運載能力。對于沿線河段中能夠發揮作用的橋梁、碼頭等交通設施,應在保護的前提下盡量創造條件,使其繼續發揮原有功能,真正延續其壽命。

5. 堅持與旅游體育相結合。一方面是開發多維度的旅游產品。積極開發打造以空中看運河、水上巴士賞運河、游艇樂運河等形式的運河觀光游??梢宰層斡[者吃住在游船上,在緩慢的空間變換中,欣賞運河主題的演藝節目,享受水上垂釣、足浴、點心、茶座等休閑項目的度假游;以訪問沿岸的古跡遺存為重點,設計可參與體驗的旅游活動,如水上婚禮,皇帝出游等的訪古游;以了解民俗風情,體驗別樣生活為目的,游客可以逛古街游古巷、拜寺廟、放河燈、住民居客棧等的風情游,以及旅游紀念品開發、徒步走運河、鄉鎮休閑游工業遺產游等旅游產品。另一方面是在體育項目上,繼續舉辦好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環高郵湖自行車賽,開發沿運河自行車拉力賽等體育賽事,充分利用運河資源,建設沿河慢行步道、騎行車道等體育基礎設施,鼓勵沿河地區舉辦各項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弘揚生生不息運河精神,展示運河名城的活力和形象。

6. 堅持與特色小鎮、特色田園鄉村打造相結合。充分挖掘運河沿岸漕運文化、農耕文化、碼頭文化、渡口文化、水工文化、玉文化、漁文化,加快廣陵區灣頭玉緣風情小鎮、江都區邵伯運河風情小鎮等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建設進度,繼續做好瓜州古渡小鎮、界首蘆蕩漁鄉小鎮、車邏鴨業小鎮等特色小鎮的培育。依托特色村落的自然景觀、文化習俗、歷史遺存等資源,推動大運河沿線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基礎較好、區位條件優越、核心區集中連片、發展潛力較好的鄉鎮,整合區域內優勢資源,積極打造全市特色田園鄉村示范。加快建設沿運河城鎮、交通、生態走廊,形成交通區位優越、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小鎮和特色田園鄉村發展軸。

(作者系民建揚州市委副主委、市發改委副主任)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運河 文化 建設 大運河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AV中文字幕在线看 | 在线免费看永久AV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