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新時代,堅守發展為民的初心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重要論述,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辯證法高度,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為什么人”“發展目的是什么”“發展由誰來主導”等重要問題。
新時代,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回答了發展為什么人的問題。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黨和國家社會主義發展事業的根本所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新時代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回顧90多年的奮斗歷程,我們黨歷來重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強調的是發展成果不是由少數人享有,而是由廣大人民一起共享。早在社會主義改造期,毛澤東同志就把人民群眾是否獲益,看得如同人民政權的存亡、黨的成敗一樣重要。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直言社會主義財富屬于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緊緊圍繞“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強調要讓每個人獲得發展自我和奉獻社會的機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向世界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是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更加成熟和穩定,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福祉的初心更加堅定和深入。
新時代,發展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取向,回答了發展目的是什么的問題。“美好生活”并非是單一物質財富的需要與滿足,而是多樣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與滿足。十九大報告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在更高物質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期盼有更健全的民主法治、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好的教育、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等等。美好生活是基于綜合需要得到相應滿足基礎上的根本體驗,內在體現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保證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根本。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些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目的。
新時代,發展以黨的領導為保證,回答了發展由誰來主導的問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最大政治優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必須要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發展歷程,不僅證明了人民是創造歷史、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而且印證了一個強有力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重要性。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發展事業取得全方位的、開創性的成就,發生深層次的、根本性的變革,這都與黨的領導密不可分。新時代要想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得直面與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而要想使問題得以順利地解決,就必須強化黨的領導。這意味著人民群眾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唯有如此,新時代黨才能帶領團結人民不斷推進新時代歷史發展偉業,人民才能跟隨黨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
使命呼喚擔當,初心引領未來。作為中國共產黨人,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發展 新時代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