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燈塔人”海中守護不滅微光:照亮回家的路
(新春見聞)“燈塔人”海中守護不滅微光:照亮回家的路
中新網寧波2月19日電(記者 李佳赟)夜色漸漸籠罩了海面,“90后”小伙徐澤迪緩緩降下了國旗,點亮了燈塔,燈光在夜海中劃出美麗的弧線,徐澤迪用手機記錄下了眼前這唯美卻落寞的一刻。
在茫茫大海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在一座座孤島燈塔上,為黑暗中的船只引航指路。為守護這束“生命之光”不滅,哪怕在春節期間,他們依舊需要風雨守望,他們就是航標工,也被稱為“守塔人”。
“嗒”地一聲,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甬江口外的七里嶼島燈塔被點亮,“守塔人”回冠軍在完成例行巡查工作后,特別在燈塔上貼了一張紅彤彤的“福”字。
“過年期間,我與島上留守的另外兩名同事,一起將燈塔的角角落落打掃了個遍,將燈上的蒙塵、水珠擦凈,讓燈塔‘漂漂亮亮’過大年。”回冠軍說。
對于2017年4月到島上工作的回冠軍而言,在島上值守過年還是“第一次”。“島上的春節比較冷清,不過塔站接通了網絡信號,能和剛出生兩個月的小女兒視頻通話,這年過得也很‘團圓’。”
相比回冠軍印象深刻的“初體驗”,從18歲登上燈塔,并用半生駐守著菜花燈塔的徐妙其則坦言:“30多年里也記不清在島上過了多少個春節。”
在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境內的大菜花山島,徐妙其和這座古老的燈塔相互陪伴著,定期測量燈塔的電池電壓、保養燈具,日復一日地點亮燈塔、照亮航程、守護平安。
在寂寥的星空下,傾聽著蕭蕭的海風,對于煢煢孑立的守塔人來說,孤獨是一門必修課。
徐妙其告訴記者,島上沒有常住居民,唯有燈塔聳立。置身在孤島中,閉上眼就是海浪聲,睜開眼看到的就是大海,幾乎與世隔絕。
雖然寂寥,但是在茫茫大海中,燈塔這海之螢火,在暗夜中是一處“溫暖”的所在。
“對于航船,燈塔就是希望,就是家的方向。”徐妙其說,當看到燈塔射出的光,經過的遠航船舶都會拉響汽笛致敬。
這種無言的默契,讓徐妙其心中充滿了神圣的感覺。他告訴記者,菜花燈塔是舟山至洋山、上海等航線及西堠門北口的重要助航標志,看到燈塔就看到了家。“雖然過年不能回家,但能指引無數船只的‘回家之路’,心里很欣慰”。
在黑夜的海上,正是“徐妙其們”的溫暖堅守,不僅為過往船舶提供了導航、定位服務,也維護著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他們是茫茫海域上一道堅實的屏障。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一代的燈塔人,生活不必像老一輩那般艱苦,島上接通了通信網絡,航標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使得不少燈塔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可遠程監控。
舟山花鳥島守塔人徐澤迪告訴記者:“常聽老主任說,以前花鳥島上的燈塔需要火油發電,燈塔人需要整夜守在塔旁,防止燈塔‘失明’。現在,島上通了大陸電,春節期間只要坐守值班室觀察燈塔運行情況即可。”
從沐風櫛雨的燈塔工,到如今現代化的航標時代,徐澤迪對燈塔有著自己的理解。
徐澤迪表示,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燈塔的引航功能可能會弱化,但無論時光如何流轉,“把光傳下去”都是一代代燈塔人的使命,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正是燈塔人的精神。
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浙東海域上,矗立著十余座燈塔,涌現出“五代守塔人”、“兄弟燈塔工”、“三代守塔人”、“夫妻燈塔工”等故事,一代代傳承,讓“孤島守燈人”逐漸超越職業的囿限,升華為如大海般深沉的奉獻精神。
遠離都市的繁華與喧囂,遠離親人的節日祝福與陪伴,“燈塔守望者”或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但他們的溫暖堅守,就像一盞不滅的燈,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航道。(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燈塔 燈塔人 海中 照亮 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