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入川臺青親述巴蜀創業魅力:臺青入川,大有可為
在大陸打拼多年,雖然只有30出頭,但是李偉國已經是在陸創業的不少臺灣青年心里的“前輩”了。他所在的華燦工場,在北京中關村發展得風生水起,在臺生中間頗有名氣。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站穩腳跟并不容易,為什么會想到“調頭”去二線城市成都發展呢?
面對這個問題,李偉國說:“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樣,其實我說起來我要去成都創業,我的臺灣朋友不但沒有不解,相反都非常羨慕。”李偉國說,近兩年川臺交往日益頻繁,尤其是青年交流十分活躍,成都在臺灣青年人中知名度很高。悠閑的生活、熱情的民眾、豐富的旅游資源,在臺青眼里都是成都的“加分項”。
“我個人覺得,成都有點像家鄉臺灣。她不像北京有那么多的高樓大廈,但在成都,你的生活品質會大大地提升。”
歲末年初,李偉國站在華燦工場成都正在布置的辦公地眺望窗外
李偉國特意聘請的臺灣設計團隊在場內施工
■充滿想象空間
對于創業,首要考量畢竟還不是生活品質,而是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很早之前,李偉國就曾提出:臺灣青年“就業在一線城市,創業在二三線城市”的理念。這次入川,就是他對自己理念的一次實踐。在他看來,成都在創業方面,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
“為什么說就業在一線城市,因為一線城市工資高,而且又是各個產業的‘一級戰區’;而創業在二線線城市,因為二三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低,這就意味著創業成本更低。成都就是這樣。而且,成都又有川大、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一流高校,可以為創業的臺企提供人才。”李偉國說,“想一想,北京的面積1.6萬平方公里,已經快發展到七環了,但成都1.4萬平方公里,才發展到三環,她的未來,是充滿想象空間的!”李偉國說。
“確定落戶成都之前,我幾次到成都考察,對項目的區段位置、當地政策、產業背景和成都的未來性都做了審慎的考量。”李偉國說。
機會永遠眷顧準備充分的人。2017年,為了吸引高科技企業航天科工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航研院)入住,成都市成華區為航研院提供了一棟10年免租的辦公大樓。而航研院的董事長,則一直對華燦工場的運作模式十分感興趣。“華燦工場致力于打造兩岸青年創業平臺,而且又在中關村有了成熟的發展經驗,這都讓航研院領導十分看好。于是,航研院與華燦工場決定合作,在成都開辟雙創原地。在航研院獲得的辦公樓中,華燦工場獲得了5層做雙創基地,總共面積有7200平方米。這樣,在成都的‘華燦工場’不但有兩岸資源,又有了通訊技術產業的依靠。之所以選擇成都,是因為我認為成都是二線城市中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當地的高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產業背景資源,而且,辦公地點的位置很好,接近市中心,跟傳統的孵化器園地動輒遠在郊區不一樣,對臺灣青年會更加吸引。同時,目前成都這個場地的面積,是華燦工場北京辦公場地的6倍大,這個體量,可以集成實踐我們的整個孵化系統。這些優勢條件擺在眼前,我們就決定落戶成都了。”李偉國說。
■“當地的熱情讓我驚喜”
“在成都籌建、準備華燦工場開業的這段時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二三線城市政府的務實與熱情。說實話,當地的熱情讓我驚喜。”
李偉國說,目前正是大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階段,大陸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十分迅速,前景喜人,因此,當地的主管部門、政府機構對于前來落戶、共同發展的臺青、臺商十分熱情。“拜訪了當地臺辦和街道辦事處之后,主管部門馬上把我需要的相關資料全都‘打包’發給我,包括引進外來人才、企業工商、稅收申報等方方面面我需要了解的規定、資料。這樣,我就不用自己再去查找了。我提到我們年后可能就要開始招聘,當地政府負責人告訴我,招收本地應屆畢業生還會有額外的政策支持,我們約好,年后就去溝通招募需求。而了解了華燦工場的孵化模式之后,當地主管部門還馬上表示,可以派專人入住,直接辦理相關證照,讓臺上的公司注冊、運作可以更便利、更順暢。”李偉國興奮地說,“每件小事都做得特別務實到位,讓我對目前當地政府的支持充滿信心。”
與此同時,決定前往成都創業之后,李偉國便一直在關注成都的產業政策、創業資訊。他認為,去年12月剛剛掛牌成立的“兩岸產業合作區”,將會大有可為。
“我們與成都市臺辦主任見面的時候,他向我們熱情介紹了兩岸產業合作區的情況。他說,年后會先來華燦工場看一看,然后要請我們去產業合作區看看,有可能的話,也邀請我們到合作區中發展。”
俗語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李偉國看來,成都地區的區位優勢便是一棵根骨極佳的“梧桐樹”,而當地政府的熱心經營,讓她茁壯成長,必會吸引更多的“金鳳凰”飛來,與成都一起成長、開花。
■最有意義的事
“快過年了,裝修工人都已放假回家了。這幾天空閑,除了拜會相關分管單位,我們還在梳理當地的產業政策。對于公司的未來,以及臺灣青年能在大陸所做的事情,我也想了很多。就成都而言,我覺得,希望政府著眼于自己的優勢、嫁接臺灣的優勢,出臺一些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農業的支持政策。”
李偉國分析道,成都擁有眾多在電子信息領域十分優秀的高校,尤其是電子科技大學,不少相關領域的專業在大陸名列前茅。而臺灣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發展較早,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至于現代農業,臺灣也是有很豐富的經驗,成都周邊很多地區,也很適合發展現代農業,這兩個領域,正好也符合四川未來的發展方向。如果在這期間,能夠結合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通過臺灣青年的創意與努力,帶動大陸同胞的脫貧與發展,對我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事。”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成都 創業 李偉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