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科院院士《自然》撰文 誠邀各國專家共建數字絲綢之路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郭華東30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評論文章,呼吁各國專家充分利用地球大數據,攜手共建數字絲路。這是《自然》雜志首次就“一帶一路”刊登中國科學家文章。
在這篇題為“構建數字絲路”的文章中,郭華東分析了“一帶一路”區域在環境變化、糧食安全、自然災害、城鎮化進程、世界遺產保護等方面面臨的挑戰。“如果我們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一帶一路的生態環境敏感區將會加速消失,絲路建設面臨的生態環境風險將進一步加劇?!?他舉例表示。
不過,“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對地觀測能力較弱、應用研究水平較低,甚至無力承擔土壤、大氣等觀測站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不具備對地觀測科技人才的培養能力。此外,“一帶一路”地面觀測數據的共享合作十分缺乏,大量寶貴的科學觀測數據仍沉寂在大學、政府等機構的資料庫里。
針對上述挑戰,由郭華東任主席的“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DBAR)提出,要提高數據共享能力,監測生態環境變化,運用地球大數據支撐“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服務科學決策。
自2016年5月正式啟動以來,“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在“一帶一路”地球大數據平臺建設、地球大數據共享服務系統、地球大數據密集計算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和科學合作,將構建面向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空間評估指標體系,對“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進程進行空間監測。目前,該計劃已得到了26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參與。
“‘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已揚帆起航。我們誠摯邀請不同國家和地區更多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專家學者攜手,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服務可持續發展?!惫A東說。(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數字 數據 自然 共建 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