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2017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回歸”成關鍵詞
新華社上海1月30日電題:2017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回歸”成關鍵詞
新華社記者潘清
作為資本市場優化存量資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在2017年發生了許多值得關注的變化——政策引導、利益約束的“雙輪”驅動下,“回歸”成為并購市場的關鍵詞。
質量配比更為合理 并購重組趨于規范
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2017年滬市上市公司共完成并購重組864家次,交易總金額9200億元,較上年分別增加45%和8%。全年74家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涉及交易金額2500億元,合計增加市值約2300億元,其中13家新增市值超過百億元。
并購重組對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作用明顯。2017年前三季度滬市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的74家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2%和132%。剔除大盤影響,其市值較重組前平均增長43%,7家股價實現翻番。
除了轉型升級內在驅動和市場需求外在引導外,“從嚴”的監管環境也使得并購重組呈現質量配比更為合理的趨勢。
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和質量提升、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大局的同時,上交所發揮“刨根問底”式監管問詢的事中干預和矯正作用,嚴防并購重組成為不當套利工具和風險傳遞管道,抑制部分市場主體“脫實向虛”的不良傾向。交易所對于重組方案的事中問詢,與證監會的行政許可和稽查執法形成了前后協同的“全鏈條”監管格局。
“服務與監管”并重的格局之下,2017年上交所督促并購重組公司補充披露各類問題1100余項,要求中介機構發表意見800余次。是否存在不當重組動機、資金來源是否合法合規、標的資產會計信息是否真實準確以及重組后續整合和承諾、行業信息披露可理解性等,成為監管關注重點。全年滬市共有十余單“類借殼”、標的資產質量疑點明顯和存在利益輸送嫌疑的重組方案主動終止。
從優化結構、轉換動力到“全球并購、中國整合”:并購重組回歸本源
2017年8月,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塵埃落定,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高達逾600億元。14家戰略投資者中,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及電商巨頭赫然在列。同步完成資本市場增強和法人治理結構規范完善,令聯通成為國企混改的重要“里程碑”。
包括聯通混改在內,2017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涌現出一批設計合理、示范引領的重大突破性案例。如中國重工推出首單市場化債轉股方案,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成立煤電合資公司,360科技通過“借殼”江南嘉捷重組上市等。
或著眼優化結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或矚目動力轉換,促進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與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這些案例成為并購重組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的生動注解。
2017年滬市公司共實施跨境并購17起,涉及金額超過1400億元。一批擁有頂尖新技術、新產品的跨國企業成為并購主流目標。“全球并購、中國整合”,成為資本市場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又一生動詮釋。
政策引導、利益約束“雙輪驅動” 市場回歸理性
2017年5月31日,停牌半年的中安消以“*ST中安”身份復牌。即使在過去的三年中進行了瘋狂并購,這家公司仍未能完成“借殼”飛樂股份時的業績承諾。不出意外地,*ST中安復牌后連續17個交易日跌停。
同年A股市場還有許多重組概念股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業界分析認為,這是由于在IPO步入常態化稀釋“殼資源”價值、從嚴監管杜絕“忽悠式”重組的背景下,并購重組一二級市場估值差異收窄,短期套利空間受到壓縮。
市場對于并購重組的態度回歸理性,體現于重組企業估值溢價回歸理性水平,也表現在股價反映回歸價值投資。
統計顯示,2017年滬市重組標的平均估值溢價率為350%,同比下降50個百分點,一度非常“時髦”的跨界并購整體溢價水平從上年的550%大幅下降至390%。滬市87家公司披露重組方案并復牌的公司中,超過半數復牌首日股價出現下跌,24家重組方案受到質疑的公司復牌首日即遭跌停。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回歸出現在曾經備受爭議的“舉牌”中。2017年滬市共發生超過5%的權益變動36家次,較2016年下降27%。其中舉牌方為產業資本的共17家,占比接近50%,明顯高于2016年的30%。
億信偉業基金首席顧問江明德分析認為,與單純謀取資本收益的“舉牌”行為不同,產業資本舉牌謀求通過實業資產的控制和協同實現產業鏈優化布局。舉牌行為回歸產業邏輯,表明并購重組市場上,產業并購政策引導和利益約束“雙輪驅動”的格局已經形成。(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重組 回歸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