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網上網下”,“自貿區”皆是高頻詞!
通過政協委員和市民網上交流的形式,廣泛傾聽民聲、反映民意、匯聚民智、服務民生,是上海兩會的一項優良傳統。1月22日中午,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如期舉行委員與市民首場網上交流活動。短短45分鐘內,廣大市民網友向5位委員提出1200多個問題。“自貿區”是此次網上交流被反復提及的“高頻詞”,反映了市民網友的普遍關注。
有網友問:“自貿試驗區改革已取得很多進展,在哪些方面增強了市民的獲得感?”
“要讓每個普通市民都能體驗到、感受到自貿試驗區改革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和便捷”。浦東新區政協主席嚴旭委員如是回應:“比如,在貿易領域,通過一系列的通關新政,推動貿易便利化改革,從美國或加拿大進口的水果,可以在24小時內到達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在網下,“自貿區”也以高頻的狀態出現在黨派市委的建言獻策之中。住滬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胡衛介紹了上海民進提出的構建“上海自貿區知識產權貿易平臺”的構想:以上海在建中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為載體,加快其建設力度和建設速度,構建上海自貿區面向國際市場、服務國內的知識產權交易服務的大平臺。“我們認為,在此過程中,應當鼓勵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合作,聯合開展對服務貿易、企業海外投資布局、核心技術并購轉讓、標準化等企業國際化發展中的知識產權戰略咨詢服務有關政策研究。”
“我們關注的是上海自由貿易港建設中潛在的金融風險。”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沈志剛提及的上海自由貿易港是在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建設的自由貿易區。他向記者介紹:“自由貿易港的情況比較特殊,面對金融風險,不能依靠簡單通過直接管制或行政性手段應對,只能通過組織創新、技術手段等途徑,提升金融監管能力,來防范和管理風險。上海民盟建議設立‘上海自由貿易港金融監管局’,提升金融監管能力。同時,加強自由貿易港內金融市場建設,輔之智能化電子信息系統實現有效監控,配置非常規監管措施預案。”
編輯:劉小源